“过去仅种麦子,收入单一。套种后,一亩地能多产2500公斤的生姜,如果行情好,每亩多赚3万元不成问题。”近日,在博爱县柏山镇下期城村,村民张成涛挑拣着姜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博爱生姜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年产姜150万公斤,是河南省著名的商品生姜基地。而在众多种植基地中,下期城村尤为闻名。该村村委会十分重视生姜产业,王子虎、王博爱、张延祥几位老人从村委会退休后,于2007年联手建成延祥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零零散散的生姜种植户集合起来,规模种植,引领村民靠生姜种植走上致富路。
据王子虎介绍,生姜喜湿润而不耐干旱,发芽期、细苗期、旺盛生长期都必须合理浇水,从种到收需浇十几遍水,期间如若电力供应不上,排灌必受影响,生姜产量骤减。让姜农舒心的是,博爱县电业局把姜农的所急所盼放到了心坎儿上,及时为“农网强身”:相继为姜农建了4个台区,架设10千伏线路1000余米、400伏线路2000米,并摸准了生姜种植的排灌节点,在提前做好电力线路、设备隐患排查工作的同时,每逢姜农排灌高峰,便组织精干力量全天24小时巡逻于田间地头,确保一旦发生电力故障,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排除。
4月30日,姜农张功丕在给刚种好的姜苗浇水时水泵突然跳闸,保安器怎么也送不上,正巧柏山供电所电工张德才在附近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后连忙赶了过来,经检查断定是绝缘老化、线路接地。张德才二话没说立即找来几个帮手,将水泵电缆从井下吊出进行检修并立即排除了故障,解了张功丕的燃眉之急。
去年8月16日,姜农付小土正给姜苗浇“降温水”时,没想到地埋线损伤导致接地,正在医疗所打点滴的柏山供电所电工毕树平得知情况后,趁医生不注意偷偷拔掉针头,顶着烈日沿着200多米的电缆,一点一点地进行检测,最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供电。
“如果说给力的电力服务让我们舒心的话,那么额外的帮扶服务就是让我们暖心了!”姜农张怀雪说。
电力服务贴心,姜农种植顺心。“有了可靠的电力支撑,俺心里更踏实了,计划秋后再留转500亩土地,让更多的村民当姜农、奔小康。”望着电力巡检人员忙碌的背影,王子虎充满了信心。 崔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