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1995年,一名男性患者因右腹股沟受伤而就诊于市中医院骨伤科(骨伤分院的前身),当时患者已经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等失血性休克症状,查体发现右腹股沟有多个血孔,皮肉严重缺损、血肉模糊、界限不清,患者生命垂危。“经过市内多名骨科专家会诊均建议其截肢保命,否则极有可能会因败血症、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果一旦截肢,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前程,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患者家属无奈地向时任该科主任的王建设求救。
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哀求,王建设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快速补血补液纠正休克,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行手术吻接血管尽力保肢保命。“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治病,还要有挑战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应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为其多谋利益,以充分彰显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王建设说。随后,王建设运用自己精湛的医学技术和科室完备的手术器械,在患肢创面上高平面、长距离、同步移植股动和静脉达18厘米,手术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个消息在我市骨科界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重新树立了中医骨伤人能够挑重任、扛大梁的大家风范,同时还赢得了患者家属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好评。
如今,作为市中医院骨伤分院院长,王建设擅长骨伤科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够开展骨伤科各类重大疾病手术。他运用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类骨伤科病症,尤其在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足部畸形、横弓塌陷等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有效、独特的系列治疗方法。
骨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王建设擅长采用综合辨证诊断各类骨科疑难杂症。1994年5月份,我市温县一名14岁男孩因左膝关节疼痛,被多家医院的骨科专家诊断为“胫骨低度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慕名到市中医院求诊于王建设。在对患儿进行认真查体并仔细查阅家属带来的各种病历资料后,王建设偶然间从患儿家属的口中获知患儿半年前一直有鼻咽部疼痛等症状,目前尚未完全缓解,且伴有淋巴结肿大。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建设指出,患儿病史及左膝关节的影像学阳性表现应高度怀疑为肿瘤方面的疾患,随后患儿转入北京301医院继续治疗,半年后患儿因肿瘤广泛扩散而死亡。“表现在患者骨头上的症状,不一定单纯是骨病,应有统筹全局的观念,综合看待患者的病症。”王建设说。
对于骨伤患者来说,治疗过程中的巨大疼痛和手术后期的功能恢复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这些方面,王建设擅长对患者运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缩短治疗周期,缓解病人的痛苦。“对于骨折病人来说,治疗过程中可运用一些纯中药研制的接骨膏,消肿止痛,加快愈合;对于患者出现的治疗后期肢体僵直、关节不灵便等骨折后遗症,可采用中药熏洗、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王建设说。
王建设
市中医院骨伤分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省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市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能开展颅脑手术、脊椎手术、髋关节离断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带血管皮瓣和肌骨瓣手术、断肢再植等。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周六上午
咨询电话:231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