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精神也好了很多,并能下地走路。
我会一直陪在婆婆身边
采访中,记者发现田秀荣家的桌上摆放着一个小台历,上面写着断断续续的数字。钦增来拿着台历对记者说,这是田秀荣记录婆婆每次上厕所的时间,一个圈代表小便,一个圈再打个叉代表大便,她根据记录的时间安排婆婆下次上厕所的时间。为照顾老人,她总是躺在婆婆身边的沙发上睡觉,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十几年来,田秀荣每天不到6时就用尽所有力气扶着婆婆在院子里活动;婆婆的每顿饭都是她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进老人嘴里,而婆婆吃顿饭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喂药时,田秀荣总是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婆婆嘴里,让婆婆用吸管吸水把药喝下去。
婆婆从第一次得病到现在已有13年了,长年躺在床上,脾气变得异常暴躁,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被婆婆骂,田秀荣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泪水浸湿衣裳,却从不出口顶撞老人。老人气消后,她还满脸带笑地劝说:“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尽管说,我们一定改。”老人听后也露出愧疚的样子,觉得对不起这位善良、孝顺的好儿媳。
让爱撑起这个家
感动和依赖,已经在同甘共苦的岁月里悄悄成长为牢不可摧的亲情。在照顾婆婆的同时,田秀荣也把满腔的爱给了这个家。她总是变着法儿做可口的饭菜,尽量让丈夫少做家务,夫妻俩非常恩爱。丈夫常常深情地说:“秀荣,让你受累了,让你受委屈了……”
媳妇这么孝顺,婆婆赞不绝口,逢人便说她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而田秀荣十几年来无微不至照顾婆婆的举动也成了佳话,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去年,田秀荣退休,可以全身心地照顾婆婆。如今,婆婆的身体已渐渐恢复,两个孩子都事业有成,这个家庭又传出久违的笑声,生活开始充满希望。
田秀荣用点滴的爱汇成涓涓暖流,孝敬婆婆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人,也为我们展现了她朴实、勤劳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