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爱卫会)市委、市政府4月18日召开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武陟现场会之后,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掀起环境卫生治理新高潮。
沁阳市采取五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办事处,市、乡两级每年增加环卫投入约90万元,对前3名环境卫生好的乡镇、办事处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补助,对后3名乡镇、办事处在该市进行通报批评,并分别扣发5000元、3000元、2000元环卫经费等措施,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孟州市对该市所有行政村按照“四有三无一规范”标准进行检查评审,制定农村环卫经费收缴管理使用办法,提高农村环卫经费标准,实行资金统筹统管,确保专款专用。温县以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和“十乱”清理为重点,农村以垃圾治理、“十乱”整治、道路沿途及沟渠卫生治理为重点开展集中治理活动。博爱县成立了以县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等部门为成员的四个督导组,每天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综合考评,严格奖惩,对在治理活动中综合考评前3名的乡镇分别奖励2万元至1万元,对前10名的县直单位各奖励5000元,对前10名的行政村各奖励2000元。武陟县今年下拨300余万元环卫经费,增加300余名清洁工人,采取“一把扫帚扫全城、一套标准管全县、一名领导包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修武县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实行百分考核制,乡镇平均90分以上的按主要道路沿线村庄每人3元补助,其他村庄按每人2元补助,全县共投入补助资金63万元。解放区财政增拨环卫经费15万元用于补贴清扫人员,新增清扫人员31名,对居民区环境卫生实行“日督察、周评比、月公示、季奖罚”机制。山阳区组织人员对42条背街小巷、31个社区、225个居民楼院及主次干道进行认真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分解任务,限期治理。中站区加强基层爱卫组织规范化建设,在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工作经费、有交通工具的“五有”基础上,达到职责任务目标化、业务工作精细化、检查督导经常化、基础工作规范化、卫生管理网络化的“五化”要求。马村区在重点区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共清理、清运垃圾70余车,清理占道、流动经营152家,拆除各类违规广告、门牌招牌25块。焦作新区以现场会为契机,要求各办事处及有关单位成立保洁队伍,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