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多氟多只经历了10年的发展,用该公司党委书记赵双成的话来说,多氟多还是个年轻的战士。但就在这短短的10年间,多氟多迅速发展成为从事高性能氟化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最大氟化盐生产企业。
“简单地说,我们就是下工夫研究好3个化学元素:氟、硅、锂。”李世江告诉记者。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有一个最轻的金属元素锂,右上角有一个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这两个难以驾驭的元素再加上相对不活泼的元素硅,基本构成了多氟多的业务主线。其中,无机氟化工又是多氟多成就最突出的主业。
据了解,由于性能优异,氟化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金属冶炼、化工医药、电子军工、新能源等领域。其中,无机氟化工产品更是冶金、电子、机械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辅料。“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氟资源主要有萤石、磷灰石,但萤石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使用量不能太大。”李世江说。
怎么才能突破原料限制?多氟多的办法是从开发利用磷肥副产氟资源入手,另辟蹊径搞氟化工。世界磷矿石储量约600亿吨,磷矿石中的氟含量2%至4%,远比萤石的储量大。以磷肥副产物为原料,多氟多成功开发出氟硅酸钠法制高分子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其他行业的含氟废渣在我们眼里却能变废为宝。”李世江说。这种认识改变了以萤石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开辟了新的氟源,解决了长期困扰并制约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同时节约了国家战略资源萤石。这项技术在当时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氟多也因此得到了800万元的国债资金支持。
目前,多氟多在全球及我国无机氟化盐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51%和17.65%。其中,冰晶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41%,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3.17%。
掘金新兴领域
登高才能望远,谋深才能计长。从氟化工主业一枝独秀到进军新能源领域,源于让李世江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氟的用途非常广泛,科技含量很高,如果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产品不应该论吨卖,应该按斤来卖。”
“把活泼的氟和锂进行合理嫁接,就是我们自主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六氟磷酸锂。”提到这个新产品,李世江不吝夸奖。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优先发展的项目。然而,由于设备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六氟磷酸锂技术仍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从事氟化工多年的多氟多,从6年前开始向国外技术“叫板”。由于具备自主生产电子级氢氟酸、电池级氟化锂的优势,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多氟多从试验时的6克产品起步,先后投资上亿元,完成了六氟磷酸锂的小试、中试和产业化,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选择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不仅因为电解质溶液是生产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也因为这种选择结合了企业多年氟研发的优势。目前,多氟多年产200吨六氟磷酸锂产业化成功,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及年产1亿安时锂电池项目将陆续竣工并试生产。
进军新领域,李世江曾感慨,对于企业来说,新能源产业虽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其科技门槛高,技术含金量高,如果没有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科学的产业链衔接,没有与市场同步的激励和管理机制,没有事不成功誓不休的韧劲,就不可能形成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因其时,顺其势,行其道,事半而功倍。目前,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毛利率较高,但高附加值不光体现在产品售价上,能让企业的研发和生产队伍得到锻炼也是其高附加值的一种体现,毕竟发展像六氟磷酸锂这样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积累。初战告捷,多氟多找到了进军新领域的切入点和方向,在“十二五”初期,将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以锂电为导向,以锂电各种材料为重点,形成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做大做强锂电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