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从一年级开始,我每年能获得两次奖学金。”温县赵堡镇南平皋学校六年级学生王千告诉记者。在南平皋学校,每年像王千这样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有很多。南平皋学校作为一个农村小学,为何如此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呢?
4月底的一天上午,记者走进南平皋学校,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校园内干净整洁,共有四栋两层教学楼。“我们学校有300多个学生、20多名教师,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南平皋学校校长郑志中说。
“对教育的投资是最值的,没有亏不亏。”南平皋村党支部书记郑明雷说。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南平皋村先后争取到上级教育部门资金50多万元,建起了小学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
从2006年开始,南平皋村联合该村村民开办的河南某公司,在该村小学设立了“育英慈母”奖学金,每年拿出1万元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王千就是“育英慈母”奖学金的受益者之一。
“南平皋村毕竟是在农村,离县城较远,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来村里教学,即使有来支教的,也留不住人。”郑明雷说。据介绍,为了吸引优秀的教师,南平皋村村委会从2010年开始,每年拿出1万元钱设立教师教学成绩奖,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并给予住校教师伙食和住宿补贴。
该校五年级班主任李小淼由于教学成绩优异,去年获得了500元的教师教育质量奖。
“我们学校的考试成绩在市、县都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县教育质量奖,学校多名老师获得县先进教师称号。”郑志中如数家珍地说着学校的荣誉。
据了解,2006年,南平皋村在赵堡镇率先设立了高考、中招奖励机制,对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各奖励1万元;考上一本大学的奖励3000元;考上二本的奖励2000元;考上三本的奖励1000元;在中招中,考上温县一中等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给予1000元的奖励。
“仅去年一年,我们村发放的奖学金就有1.8万元。自奖学金制度设立以来,我们村考上温县一中等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占到全村当年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分之一以上。”郑明雷说。
“通过这些奖励机制,在全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全村群众都懂得好好学习光荣。”郑明雷说,“教育投资是一个长期投资,短期来看没有收益,但是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未来幸福生活投下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