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暖农家”活动中,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针对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社会矛盾的触发点增多,群众反映的问题呈现多样性、复杂性、趋利性的态势,充分发挥社会矛盾“调节器”、群众纠纷“减压阀”、维护稳定“主力军”的作用,组织和督促全县广大信访干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让矛盾在一线排查、问题在一线受理、纠纷在一线化解、成效在一线检验,使不少群众明显感受到案件受理比以前更快了、解决问题比以前更实了、办理结果比以前更满意了、心气也更顺畅了。今年以来,全县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各类问题653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5%、6%,制止群体性事件11起,防止民转刑事件6起。
一、投入真情,让情感在一线交融。广大信访干部坚持换位思考、真情沟通,把开展以“谈心、谈事、谈法”为主要内容的“三谈”活动融入走访工作全过程,躬下身子、耐着性子,主动与信访群众以及有信访苗头和倾向的群众沟通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取得了信任,使一个个“疙瘩”在和风细雨中得到化解。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在下访活动中了解到,龙源镇小原村杜某家附近的低压变压器距房顶只有五尺左右,每到夏季大风雷雨天,非常危险。常鸿亲自到杜某家现场查看实际情况,当即要求县电业局、龙源镇、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分工协作,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县电业局已拉高电线并转移该变压器,杜某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在化解三阳乡杨梧贾村企业用地信访案件过程中,在副县长宫卫红的带领下,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抽调专人、协调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进驻该村3个多月,与群众同吃同住,逐案逐户进行走访,听民声、察民情,摆事实、讲道理,并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创新举措,让问题在一线解决。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三方会审”(涉案责任单位、有关职能部门、信访群众“三方”面对面沟通协调)、“三层督办”(信访部门督办、下访县级领导督办、县级主管领导督办)、“三账落实”(建立下访台账、督办台账、案件办理稳定情况台账)工作法,确保“事了案结”、“案结人稳”。去年3月份,某公司租借龙源镇村民祝某2亩耕地建厂,祝某以补偿标准低为由想中止协议,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多次赴县市上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召开案件研讨会,认定双方签订的租借协议真实有效,补偿合理。但考虑到祝某家境困难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了生活救助。同时,又协调天津药业有限公司招收祝某儿子为车间工人。祝某对处理情况非常满意,并承诺“以后永不上访”。
三、发挥优势,让矛盾纠纷在一线平息。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人员定期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着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问题不出村,解决在基层。西陶镇石荆村温某聘请一个建筑队对其房屋进行扩建,在施工过程中后土墙突然倒塌,致使建筑队工人范某死亡。双方就责任归属问题商量不和,范某家人将尸体停放在温家正屋,双方情绪十分激烈。为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金洲高度重视,亲自带领县委群众工作部(县信访局)部长赵步粮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了解情况,普法讲法,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工作,并抽调人员成立专案组进村协调解决。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该建筑队补偿范某家人45000元、温某人道主义救助3000元,至此该事件圆满解决,矛盾双方均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