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视野\婚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交通曾用“左行制”
图片新闻
外国人怎么看“孔融让梨”
西万镇:开展关爱女孩活动
民主街道:开展“四进家庭”活动
法律程序繁琐令景区难涨价
香港医院纠纷少
市人口计生委启动
“雷锋精神在中原 先进典型在身边”网络推介活动
新区:三项实事献礼“母亲节”
温县:做好孕情跟踪服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国人怎么看“孔融让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这个答案的后面是一个大大的红“×”。

  这段问答出自上海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考卷。“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作为考卷中一道语文阅读题的素材,让学生根据这个故事回答问题。

  孩子的父亲认为:“这道题也没有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一怒之下,他将考卷拍下并晒上微博“求公道”。结果这条微博一天内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有400多条。

  一个孩子“我不会让梨”的非标准答案,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关于中国德育的激烈争论。

  目前,在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肯特·刘说,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某种问题的看法,只要你能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据或理由,这个观点就可能获得认可。另外,由于强调多元主义,公立学校及其教师不能也不敢对学生“灌输”某种个别信仰或价值观念。

  和中国“孔融让梨”式的教育不同,肯特·刘教授说,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种思想的包容以外,还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并懂得“分享”。“如果只有一个梨,不一定要完全让给别人,但是教育者会引导学生将梨分一半给别人,是我们在教育时要引导的方向。”他诙谐地说:“这种思维其实跟孟子说的‘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谋而合。”

  跟西方人的教育观念相比,韩国人的教育观念和中国更为接近,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如果类似这位小学生的事情发生在韩国(考试),结果十有八九也跟中国一样,因为韩国人普遍认为,个性不能成为不顾礼义廉耻的借口。”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李基衡时说。 

  “孔融让梨”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我不让”是一种真实。而对“孔融让梨我不让”的评论也不是一道简单的是非题。同样,也不能因为这样一道题而简单地判断一种教育体系的好与坏。

  虽然中国的教育存在重智育多于德育、重课本多于实际、限制多于引导等问题,但西方的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以美国的教育为例,过分强调个人权利,使得是非善恶失去了标准。

  “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宗教,中国的是儒家思想,这一根本点的不同,使得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肯特·刘说,“而且在现在的西方社会,宗教已经渐渐失去了权威,一旦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权威被打破,教育也会失去其理论基础,这是西方教育的硬伤。”

  今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莱谢克·博里塞维奇爵士在访问北京大学时提到,现在还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任何一种模式的长处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英国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也有着自己的历史,外国教育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考试需要一个分明的对与错,但教育却不是对与错这么简单。

  新 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