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接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民生的直接体现。博爱县把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科学化,加快民生问题的解决,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奏响了一曲曲悠扬动人的旋律。
实施“富民”工程:围绕“三化”扩大就业
该县强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今年年初以来,该县一方面根据企业用工情况,与各定点培训机构达成联合或委托培训协议,量身订制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另一方面,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开展转移就业前培训,由各定点培训学校负责组织培训和推荐就业,做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同时,该县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据介绍,该县规划建设了11.0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借助过硬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98个大个头项目入驻,其中海华公司坚持每年都有新项目上马,4年时间实现生产规模由5万锭发展到20万锭,吸纳2000余人就业。在县城黄金地段,该县已建成的商贸城一期工程入驻商户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投资1.36亿元的商贸城二期工程部分投用,仅入驻的新宏大公司就吸引农村劳动力300余人。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建设创业孵化园区和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就业、以转型促就业。
实施“利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该县着力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据该县财政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将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支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各项费用减免补助政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该县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今年,该县计划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40元,并大力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着力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重点完成“三馆一院一中心”建设,扎实做好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惠民”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该县将进一步建立完善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提高困难群众住房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和关注困难群体,积极推进残疾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提高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救助保障能力。同时,该县逐步建立国家、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提高社会化养老程度,并着力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推进以养老、流浪儿童救助等为一体的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据介绍,今年该县将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三名工程”,建成光智中学、特教学校等8项工程,开工建设清化中心学校综合楼等6个项目,改扩建10所幼儿园;建成安顺居等2个廉租房项目,开工建设老年公寓和集聚区公租房;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再就业1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完成体育馆维修改造,开工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和城市剧场。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一张张笑脸。该县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将为广大民众构筑起相近水准的生活平台,把社会大多数成员整合在共同的生活场景中,进一步缩小多元化社会结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