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王莉莉
自去年12月份以来,武陟县法院开展了以“访农事、惠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为主题的“情暖农家”活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走访活动日,全院30多名党员干部带着感情下基层,投入真情办实事,积极为群众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在群众心中树立了法官的良好形象。
走访 摸清群众所想所盼
2012年1月9日,虽是三九严寒,可是家住武陟县龙源镇三里庄村的村民李老黑的土坯屋子内却无比温暖。
“快过春节了,这是法院的一点心意,你的情况我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武陟县法院副院长王明霞将大米、食用油、面粉等交给了李老黑。
李老黑几年前曾经出过车祸,头部受了重创。当时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借了一大笔外债,家庭陷入困境。
屋内潮湿昏暗,黑漆漆的厨房里只有一台炉灶。家里除了电灯外,没有其他电器。李老黑家的情形,深深印在了王明霞的心里。
“困难是一时的,你要有信心。”王明霞边说边把“情暖农家连心卡”递到李老黑手里,并嘱咐他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可随时打电话。
“群众利益无小事,走访时要时刻想着群众利益。”武陟县法院院长杨永康说。他要求走访法官真正摸清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法官做什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该院还要求走访法官做到“六知”,即知基本情况、知村情民意、知贫困农户、知致富典型、知热点难点、知发展方向,重点走访贫困户、上访户、留守户、致富户、老党员户和村民代表户。
该院还统一为走访法官印制了“情暖农家连心卡”,上面写着走访法官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方便与联系户结成帮扶对子。
此外,每名走访法官都有一本民情日记手册,详细记载每次走访的情况。
“遇到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我们都要求法官下村走访。”杨永康说。
追踪 跟踪问题直至解决
2011年12月3日,该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何菊荣在武陟县龙源镇闫徐店村闫有新的超市走访时了解到,闫有新两个月前订了一批货,货款已付,但货却没收到。因为是老生意伙伴,闫有新开始并没在意,但催了几次后,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搪塞闫有新。
“因为儿子和女儿上大学需要一大笔钱,在乡亲们的照顾下才贷款开了小卖部,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是,这批货没有签合同,这可咋办呢?”闫有新焦急地说。
何菊荣让闫有新把进货情况写一份书面材料,并让他尽量找些证人。在何菊荣介入后,没过几天,闫有新便收到了迟到多时的货物。
为群众解决问题保稳定也是“情暖农家”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院要求法官对走访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建立“联户问题台账”,做到有户名、有问题、有措施、有解决时限。
对于多年的信访积案和复杂案件,要求走访法官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积极帮助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所包村不出现越级访、集体访现象。
“我们建立了责任制和跟踪管理制,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杨永康说。
此外,武陟县法院还制定了下访情况统计表,对下访情况进行统计,便于总结经验。
效果 法官与群众更贴心
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法官一进村总是先了解情况。
可是走访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部分法官在走访时也遭受过冷眼。但是,他们用诚恳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在法官的《民情日记手册》中,记载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透过充满关切的文字,笔者深深体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已留在法官的心底。
走访法官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不忘宣传法院的各项工作及法律知识,让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法律,从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目前,该院法官共走访群众2896人,征求意见和建议69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0多个,办好人好事400余件。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江金贵深有感触地说:“武陟县法院通过开展“情暖农家”活动,法官不仅给群众留下了良好印象,群众也更相信法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