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是全国第十九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补碘 健康一生”。我市医疗卫生、疾控、盐业等部门联合在焦作火车站广场开展了碘缺乏病防治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普及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自觉食用碘盐的意识。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当摄入不足时,肌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缺碘,不仅会导致“大脖子病”,而且会造成智力损害,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在宣传现场,市疾控中心地方病科科长许小利正在为前来咨询的人们讲解。
谁最需要补碘?“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对碘的需求量较大。”许小利说,近几年我市检测发现,有近50%的孕妇和20%的儿童碘营养不足。
“准备生育孩子的女性要特别注意,正常人碘摄入不足时,可表现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等疾病。如果是孕妇缺碘,可能会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市民邓捷新婚不久,计划在今年要宝宝,听到这样的补碘科普知识,她驻足良久。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为碘缺乏病流行区,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为进一步推行科学补碘,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今年3月15日起,我市将碘盐浓度标准调整为每公斤30毫克。新碘盐标准有一定的“宽容度”,允许范围从每公斤21毫克至每公斤39毫克,也就是说,在此区间内的碘盐均属于符合标准。
盐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在宣传现场,向过往群众教授了怎么辨别真假碘盐和更好的食用碘盐。合格碘盐和假冒盐一方面可从包装外观加以识别。假冒小包装食盐的包装封口较为平齐、包装袋两侧有明显折痕;真的小包装食盐封口为不平齐的锯齿状,且两侧没有折痕。另一方面是看碘盐防伪标识。真的小包装食盐的碘盐防伪标识色泽鲜艳,不同侧面观察可显现出各种图案和加密信息,假冒小包装食盐的碘盐防伪标识色泽暗淡,不同侧面观察难以显现出各种图案和加密信息。
市民购买碘盐后应妥善保存,装盐的容器要避免阳光直晒,吸潮和高温,碘盐不应长时间存放,在煮菜、煮汤时不宜过早放盐。
昨天,解放区组织32个医疗健康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为群众讲解如何防治碘缺乏病。 李良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