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雕刻完成的百十座汉白玉罗汉整齐罗列在圆融寺五百罗汉洞前,洞内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窑洞式的罗汉洞,500罗汉均用上等汉白玉依真人大小打造,届时,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圆融寺主持释果建对正在兴建的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充满美好的憧憬。
这是我市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切实把建设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作为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工程、作为推进文化旅游建设的有效抓手,着力在规划、推进、作用发挥上狠下工夫,努力做到谋划到位、运作到位、务实到位。
规划布局高标准
在全市各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中,各县市区坚持规划先行,充分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坚持因地制宜,作出了一系列高标准规划。云台山景区专门委托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包括云台山景区、青龙峡景区、七贤镇及邻近景区的大部分区域,涉及人文景观、休闲度假游、娱乐中心、高档住宿、生态度假等多个开发项目。
在神农山文化旅游园区记者看到,集游客服务和大型生态停车场为一体的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已初具规模,施工人员或操控吊车、或挖掘土方,一片繁忙景象。该景区为高起点编制园区规划,特邀请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等人,先后12次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召开评审会,最终形成“建设一个中心,配套两个小区,开通三条线路,彰显四种文化”的两日游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园区建成后,将拥有大型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特色商品街、民俗生态小镇、森林公园、星级休闲度假区及万亩果园农家宾馆集聚区六大功能区。
扎实推进显成效
在青天河(月山寺)文化旅游园区,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景区亮化绿化工程等项目已竣工投用,观音峡基础设施、七彩坝亲水栈道等项目正加紧建设。据悉,今年博爱县共安排旅游基础设施项目11个,总投资7.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600万元。
为拓宽融资渠道,该县积极招商引资,成功与海军政治部影视艺术中心、宇通集团及少林寺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借助县域投融资平台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洽谈。截至目前,投资5000万元的青天河宾馆改造升级项目已完成餐厅、宾馆改造扩容;投资120亿元的“天河四季”青天河休闲之都文化旅游综合项目规划已通过评审。
在温县陈家沟记者看到,投资4亿元的演武厅、接待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工人们正在室内进行最后装修,7月份这里就可交付使用。在建设文化旅游园区中,该县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为县域文化旅游产业谋求发展后劲。前不久,由省文化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的陈家沟谷村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建筑专家规划设计,建成后,将成为集学生写作、旅游、养生及影视拍摄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原特色风情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