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光伏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多氟多产业园、风神轮胎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园如雨后春笋,竞相崛起;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群雄并起,各展风流……近年来,随着中站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竞相发展,中站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中站区的经济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党务政务公开这个关键环节。因为党务政务公开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密切党群关系、凝聚群众共同做好基层工作的有效途径。党务政务公开了,就能塑造好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就能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就能保持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就能共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党务政务公开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日,记者在中站区采访区委书记郑连武时,他开门见山地向记者阐述了党务政务公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郑连武说,党务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因此,今年,中站区将重点抓好“五加强、五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成立由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专人负责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努力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民意互动,确保沟通到位。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决策时要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建议,并将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及时进行公开,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三是加强载体建设,确保服务到位。在确保“六公开、六有、六规范”公开标准落实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公开载体。把政府网站、远程教育网等作为党务政务公开的新渠道,设立党务政务公开栏和意见箱,完善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开通网上申请公开受理,及时在网上反馈申请公开结果。用活用好设立公开栏、会议传达贯彻、编发工作简报、办黑板报等传统方式,有效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在中站有线电视台开办《大家看、大家评》栏目,组织各职能部门及其基层站所的负责人通过该栏目向群众介绍各自部门的社会职能、工作制度、服务承诺、勤政廉政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落实到位。把党务政务公开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两转两提”,不断增强广大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将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廉政风险防控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依法确权、科学分权、公开示权、有效控权,促进广大干部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与转变领导方式相结合,作为全区深化“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讲亮点、记缺点、看进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五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督查到位。建立党务政务公开督查机制,区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项检查,监督检查全区党务政务公开情况,确保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党务政务公开评议机制,从“两代表一委员”、离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中聘请监督评议员,不定期地对街道办事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把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完善考核机制,把党务政务公开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领导班子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全区上下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郑连武表示,中站区将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促进各项工作更规范、更透明、更务实,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打造“阳光中站”,为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中站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