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吴桂兰:全村人敬重的好婆婆
世相漫话
腮腺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我市两轮蔬菜抽检均未发现甲醛
旧皮鞋做老酸奶,严重背离市场规律
专家提醒考生家长
不要盲目为考生进行药补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笔译考试
27日开考
公司这样做会影响我转正定级吗?
“萝卜招聘”泛滥,刑罚不妨一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不应该允许“虎妈”横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魏英杰

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守纪律,老师便让班长当众扇他嘴巴。经初步诊断,这造成了学生“面部皮肤软组织挫伤”。

  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这早有明文规定。老师明知故犯本就有错,指使学生打学生更是错上加错。但从报道看,这位老师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点,仍在强调孩子不听话。由此可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很可能并没有真正把这当回事。要不是打得太厉害了,这事情很可能就这么算了。

  实际上,不仅这所学校,社会上对于“不得体罚学生”也有争议。许多人认为,小孩不打不成长。还有人担心,严禁体罚会造成老师怕学生,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这些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细究起来却站不住脚。很简单,好学生不应该是棍棒打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调皮捣蛋乃天性使然,体罚极易造成心理阴影和人格伤害。这种伤害,很可能长久难以恢复。不信的话,去问那些小时候被老师打过巴掌的,许多人大概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由美国华裔母亲蔡美儿掀起的“虎妈”教育旋风,似乎也在为这种论调撑腰。问题在于,“虎妈”教育从来就不是中国的典范。有些人鼓吹“虎妈”教育,与其说是学习“先进经验”,不如说是对本土教育缺陷的自我确证。

  学校应成为改变错误教育理念的主导力量,而不该加重这种社会氛围。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因缺乏经验而诉诸斥骂、体罚(这当然不对),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老师却不该如此简单粗暴。采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方式训诫学生,只能说明学校教育的失败。如果老师可以理所当然地打骂学生,学校能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子,显然也是非常可疑的。

  体罚现象在校园里屡禁不绝,除了与传统观念有关,现行应试教育体制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理念必然被许多学校奉为圭臬,一些老师因此才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之,如果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其实学生调皮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

  父母和老师,都不该体罚孩子。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育理念的提升。眼下最重要的是,不管家长还是校方都该对这种行为坚决说“不”。让体罚学生的老师受到相应处罚,就是改变这一切的开始。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