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将突出发展和加快培育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等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
如何加快我市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尤为重要。我市已经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任组长,市领导王明德、赵建军、牛越丽任副组长,20家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粮食局、畜牧局、供销社和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都按照职能,细化方案,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进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对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十分关键,因此,要下力气抓好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拉长上游产业链,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饲养、特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有条件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引擎。我市要在扶持壮大现有6家国家级、30家省级、10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要通过大企业强强联合、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通过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
记者在采访时,不少专家还提出五点建议: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发挥区域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整合品牌资源,提升品牌价值,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知名度;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功能配套、服务高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冷藏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产销有效衔接、农超对接;鼓励科技创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培育支持本区域内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推动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