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马村区是一块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热土。记者近日在采访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时,他严肃地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务政务公开,这项工作做好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就能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起来。否则,人民群众不了解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职能,不能对党委和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一些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就会滋生。因此,党务政务公开一定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强!”
林宪振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近年来,马村区以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创新党务政务公开方式,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党务政务公开要见实效,群众满意是关键。针对下一步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林宪振满怀信心地说,马村区将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以推进“阳光马村”建设为目标,抓好落实,抓住关键,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最大限度解决好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林宪振扳着指头严肃地说,一是要提升水平抓公开。区委、区政府要在建立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全面夯实党务政务公开基础,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认真研究党务政务公开的规律和特点,从加强例行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完善互动机制、考核机制、督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二是要增强实效抓公开。要注重发挥群众在党务政务公开中的主体作用,以群众要求确定公开内容,以群众满意检验公开成效。具体来讲就是在全区各单位办公区域规划统一的党务政务公开栏,明确相应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采取建立电子政务公开平台、编发工作简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积极灵活地开展此项工作。三是要完善机制抓公开。建立党务政务公开责任制,实行领导分工负责,真正把责任、要求落实到人。建立党务政务公开内部督察制,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党务政务公开检查,监督检查全区党务政务公开方案的落实情况,确保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党务政务公开外部评议制,从人大代表、离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中聘请监督评议员,定期对各单位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把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四是要突出载体抓公开。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开平台,将其作为党务政务公开的重要抓手,全面准确地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在电视台开设《党务政务公开面对面》访谈节目,各单位主要领导都要做客演播室,介绍所在部门的社会职能、展示最新工作成果和亮点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将工作、制度、职能公开透明化,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彰显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搭建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沟通的桥梁。五是要突出绩效评价抓公开。为加强对“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建设、基金会和公益组织类社会团体经费等重点工作的有效监督,马村区将组织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群众代表对党务政务公开进行评议,对党务政务公开内容的执行情况及公开效果进行全面督察,认真查找并积极改进群众反映的有关决策不够透明、公开不够到位、落实不够及时等问题,将评议结果与评优评先、年度目标考核挂钩。
林宪振表示,随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强化,马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一定会健康有序发展,马村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