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詹长松) 为客观评估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掌握影响全市食品安全质量的关键食品和因素,科学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我市近期组织开展第二季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社会评估工作,部分食品安全专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指导。
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社会评估的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其中5月10日至5月15日为抽样阶段,5月16日至6月10日为检验监测和分析评估阶段。截至目前,抽样任务已全部完成,共出动人员240人次,出动车辆120余台次,采样点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33个乡镇(街道)和5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此次抽样地点分为固定监测点和随机抽样点两种,每个县市区选择两个乡镇(街道)作为固定监测点,除固定监测点外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作为随机风险抽样点。此次监测食品主要包括我市本地企业生产的饮料、粮食加工品、糕点、调味品、方便食品(油茶等)、速冻食品、酒和蔬菜八大类,共计800余个批次。
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社会评估抽样由市政府食品安全办负责组织协调,市卫生监督执法局负责对此次风险监测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评估,形成风险监测书面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所有抽检样品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法定检验报告。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将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通报监测结果,并根据监测报告确定下一步监管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品种,利用监测结果开展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