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在去年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全面推行“公务灶”接待制度的基础上,以各乡镇机关为重点,围绕改善公务就餐环境、规范接待制度、严控接待标准和有效发挥作用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大规范乡镇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力度,中央、省、市、县关于厉行节约和制止奢侈浪费的有关要求得到了有效落实,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了解,今年1~4月,该县磨头镇、寨豁乡和许良镇的公务接待费用均较去年同期下降30%。
磨头镇:高度重视,公务就餐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今年年初,该镇及时调整、完善了“公务灶”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宋飞鸿任组长,认真主持召开班子会研究部署“公务灶”建设工作,以“用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建设一流的公务餐厅”为指导思想,制订了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筹集资金、餐厅规划、操作间改造、购置就餐用具、专职厨师持证上岗和营造廉政氛围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将任务分解到人,限期落实,确保“公务灶”建设取得实效。目前,该镇公务餐厅布局合理、制度健全、设施到位、接待规范,公务接待和干部工人用餐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务灶”建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节约工程”和“民心工程”。
寨豁乡:行动迅速,努力打造山区特色公务餐厅。《博爱县纪委关于在全县进一步规范和推行“公务灶”接待制度的实施方案》下发后,该乡结合山区工作实际和机关自身条件,确定了“发挥山区优势、节约经费开支,打造特色公务餐厅”的思路,在原机关食堂“脏、乱、差”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整修,努力做到硬件设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落实标准到位、专职人员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同时,该乡还就近租赁10亩荒坡作为示范田,分配到机关各部门种植花生、菊花、山药、紫红薯、晚秋黄梨和时令蔬菜等农作物,探索、实验山区林下立体种植模式,一方面将所种农产品和山野菜等引入机关公务餐厅,丰富就餐用菜品种;另一方面,示范带动山区群众改变传统耕种观念,力争在开源、节流方面取得新成效。
许良镇:健全完善制度,确保公务接待规范运行。在“公务灶”建设过程中,该镇围绕“规范运行、节约经费”做文章,建立了接待、管理、审批、卫生安全、工作台账和定期公示6项制度,形成了完备的基层公务接待规范制度体系。同时,该镇的公务接待工作统一由镇党政办具体负责,镇来客对口部门负责人在确需公务接待时,经分管领导审批后,持公务接待派餐单交镇党政办统一协调安排,镇党政办核定派餐事由、来客及陪餐人员、就餐时间、执行标准,经镇长批准交公务餐厅统一接待。另外,该镇还将公务餐厅接待情况定期公示,自觉接受广大干部工人的监督,确保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工作规范、公开和透明运行。(卢东旭 王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