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晓) 5月21日,记者在我市召开的全省三夏生产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据市农业部门近期调查,全市276.6万亩小麦,亩穗数41.5万头,穗粒数36.4粒,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千粒重保持常年水平,预计亩产545.7公斤,总产150.9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3.1公斤、0.94万吨,小麦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
记者当天随观摩团一起在修武县、温县、孟州市进行了观摩。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青黄相间,记者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作为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尤其在去年麦播期间,部署农业部门全力配合、科学指导,克服了持续阴雨对麦播工作的影响。同时,我市全面贯彻各项惠农政策,为抓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工作,市农业局制定下发了技术指导意见,抽调20人组成5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开展督导,并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朋友科学操作,切实抓好小麦生产。
从科学选种、配方施肥、适时适量播种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市农业部门抽调农业科技人员组成6个技术专家组,协同各级农技人员走村入户搞宣传、抓生产,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麦播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专题技术讲座110余期,培训农民23.1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6.8万份;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545万亩次,防治668.7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64.2%。
我市按照“政府领导、部门组织、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的原则,结合《焦作市2500斤粮食单产能力建设规划》,将小麦深加工企业、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农机推广机构、种子管理机构、农业科研单位、粮食生产合作社等都联合起来参与高产创建,真正做到科技种田、市场种田。同时,为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我市整合各类涉农项目,每年财政安排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支持高产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小麦高产创建总面积达到95万亩,其中超高产攻关田38个、万亩方29个,温县、孟州市实现整县推进,修武县郇封镇和武陟县乔庙乡实现整乡推进。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