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莅焦检查
我市夏粮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
稳中求进谋跨越
我市收听收看陈超英同志
先进事迹报告会
图片新闻
种地转型亦生金
修武县29个项目成功集中签约
深松作业助我市小麦增产
焦作审计 增辉怀川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地转型亦生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崔红星

  5月21日,云台山风景名胜区高山草甸附近,一大片果树林郁郁葱葱,梨树、核桃树枝头上都结满了果实。林子的主人苏保定一边忙着给果树浇水、施肥,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过去,俺瞧不上种地,想着光在地里刨食没出息。可折腾这几年,俺发现干别的不一定比种地挣钱。现在都在讲转型,我看这种地一转型,照样能生金。”

  苏保定何来如此感慨?

  苏保定是修武县七贤镇农民,办过工厂,承包过工程。近年来,看到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经济蓬勃发展,他又把心思转到家门口这片土地上。他琢磨着,云台山旅游如此兴旺,县里也一直出台政策鼓励农民拉长旅游链条,这样好的政策,这样好的条件,何不就势做点文章?两年前,他下决心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投入50万元广种经济林。他的想法是,在开发林果业的同时,利用云台山的区位优势开办林家乐,让更多游客享受休闲游、观光游的乐趣。

  而城关镇王庄村农民范春喜“回归”土地,是看上了当前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好形势。

  上个世纪80年代,范春喜远离家乡到深圳闯荡,开办了几家企业,有了原始积累。看到家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得红红火火,他算了一笔账,觉得可干,而且老本行干起来还是稳当。去年6月份,他回乡投资230万元,建起了21座蔬菜大棚,占地面积75亩,主要直供焦作市两家大型超市。范春喜说:“别看俺种的是‘大陆菜’,但只要规模做大了,利润就来了。俺看好这只绩优股!”如今,尝到了甜头的范春喜准备二期投资260多万元建设占地175亩的果蔬生产线,拉长蔬菜生产链条,从而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

  如今,修武县越来越多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看准了“农产品大盘”,把心思重新用到种地上,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向黄土地要效益。同时,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看到家乡红红火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也返乡加入了农业组织化经营的行列。

  高村乡东黄村农民王海明去年从山西省晋城市打工返乡后,加入了村里的聚龙粮食专业合作社。他高兴地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加入合作社,俺只管种好自个儿的十几亩地,农资搞团购,技术有人管,农业保险免费上,种子还不愁销路,厂家回收价比市场价还高,这比在外打工赚钱还多,还能照顾家里。原来和俺一起在外打工的乡亲也都想回来呢。你瞅瞅,今年俺家的小麦快收了,是个丰收年呢!”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