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跃进”造成的如此惨局,对任青一同志来说是料得到的。他相信,实践会使人们对错误的“大跃进”有所觉悟。1961年“大跃进”实施三年的时候,一切“病症”都暴露了出来。从痛苦的饿肚子到生产严重下滑、物资极度匮乏、经济全面崩溃,事实教育了人们,于是对蛮干开始刹车。1961年下半年开始,任青一同志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对生产和运销展开调查摸底,搞清问题的关键。二是在自我反省的同时,唤起一些厂矿领导企图掩丑和麻木不仁的意识。三是动员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制订调整规划。四是动员工程技术人员发挥积极作用,大胆说话,大胆干事。五是立即停止违章采掘。
在任青一同志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以及主管上级的协助下,经深入调查研究,焦作矿务局编制出了三年调整规划。在煤炭工业部颁发《三年调整工作纲要》时,焦作矿务局的局部调整工作已经先行了一步。接着,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了全面调整,取得了以下成效:
在调整采掘关系方面,主要进行了22项重点开拓延伸工程,至1965年6月底,已完成补欠进尺16994米,基本完成了采掘关系调整任务,下半年各矿都转入了正常开拓。随着各矿开拓延伸工程的进展,配合进行了一些准备巷道的掘进工程,先后送出32个新采区,使1961年年底13个井口的22个生产采区至1965年6月底增加为25个。10个正规矿井中,除李封大井“三量”仍有不足外,其余9个矿井的开拓煤量可采期都已超过3年。其中,有5个矿井超过了5年。经过调整以后,各矿准备煤量可采期逐年上升,回采煤量可采期亦处于稳定状态。
调整前,焦作矿井井型偏小且过于分散,18个生产井口中就有5个不是独立井田,而是开采正规矿井井田范围内的浅部煤层。这些小井本身发展受正规矿井开采范围的限制,产量很小,却占用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调整中,与正规矿井合并了2个非正规小井,停产报废了3个小井。整顿以后,全局只剩下13个生产矿井,生产战线有所缩短,人员相应减少。
从1962年起,焦作矿务局纠正了各种不合理的采煤方法,全面恢复长壁采煤法回采,同时对过去丢煤较多的地区进行了复采,使已经丢失的资源尽可能充分回收。为了提高矿井采区生产能力,并尽可能将准备的采区布置为两翼生产,以适应加大采区走向长度和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3年共部署7个双翼采区。延长后的采区一翼走向长度由原来的250米左右增加到300米以上,朱村矿东一下山最长,达到720米。到1965年年底,全局共布置倾斜长为100~150米以上的工作面9个,在后来的较长时间内,都能经常保持4~5个长工作面同时生产。
各矿井地面生产系统不配套也在调整中得到解决,这些煤炭筛选系统和排矸系统不完善或生产能力不足。还有1958年以后投产的演马、冯营、田门、焦东等新井,因“大跃进”仓促投产,致使通风、提升、运输、供电、压风等系统不完善或不适应。如演马矿只有一个独眼主井生产、冯营井筒施工质量低劣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正常生产能力的提高。
调整中,根据各矿在主要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制订了补提套规划,分期进行整改。3年中,新建了演马副井,续建了焦东斜井,大修了冯营主副立井,扩宽了塔掌、田门主提升斜井;全局新安装和更换了主副井绞车5台,补充压风机4台,增设供电线路6趟,并对7个矿井的筛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有6个矿井改建了排矸系统。
在调整期间,任青一同志根据焦作煤矿的特点,对水和瓦斯这两个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整治,3年共扩建和新建12个泵房变电所、10个水仓,新建3个风井,新安装井下主排水泵40台共15320千瓦、主排水管路29趟,新安装及调整更换主扇风机21台,以改善通风系统。
调整后的矿井排水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局总涌水量达236吨/分(1965年6月资料)的情况下,115台主水泵排水能力为631吨/分,比1961年增加了243吨/分。排水管路共有86趟,管路总能力为507吨/分,比1961年增加了176吨/分。1964年9月30日,演马矿一次突水89吨/分,但未造成淹井事故。在3年调整中,焦作矿务局除对采区巷道多次进行整修外,主要大巷和总回风巷共大修17583米,大修机电设备3570次,回收闲置设备1660台,使井下生产环境有了改善。1965年6月底,全局设备待修率下降到3.52%,事故下降到2.71%。
通过调整,焦作矿务局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提高,10个正规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由1961年的228.8万吨,提高到1965年的330.6万吨。第二,3个矿井的煤量特别是开拓煤量和准备煤量已达到煤炭工业部的下限规定,可以保证矿井的水平和采区的正常接替,并逐步向集中生产过度。第三,各矿的排水通风满足了矿井设计能力的要求,适应了煤炭生产安全需要。第四,不合理的开采程序和采煤方法得到纠正,煤炭资源回收率有了提高。
1965年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可以说是三年调整成果的总检阅。全局提前16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原煤产量385.59万吨,完成计划的104.21%;掘进总进尺7.05万米,完成计划的124.56%;全员效率每工0.95吨,比计划提高5.21%;坑木材料吨耗都有降低,产品、工程和设备维修质量有所提高。开拓掘进岩巷一、二级品达到85%,煤巷合格率达到54.2%,机电完好率19.36%,五好率15.08%,调整轨道19750米,生产环境明显改观,安全情况有了很大好转。
任青一同志在整治生产创伤的同时,也在政治领域调理伤痕:一是1957年“反右”、1959年“反右倾”,煤矿系统受伤害的党员干部126人给予甄别平反;二是撤了在“大跃进”中“唱高调”、“蛮干”,使生产受到严重损失的风(看风)、马(拍马)、牛(吹牛)干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