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劳动就业始终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项民生问题。而在马村区,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却能够轻松上岗,该区又有什么秘诀呢?
实施就业援助、小额贷款扶持、加强就业培训……这是近日笔者在马村区采访时找到的答案。
就业援助点燃希望之光
“真没想到俺还可以再次就业,而且待遇、福利保险都不错,俺真是万分感谢区劳动部门的帮助!”说起自己的再就业经历,在马村区怀源假日酒店工作的安阳城街道西韩王村村民靳保香激动地说。
为了解决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等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该区创造性地组建了就业援助流动队伍,这支队伍由1个总队和78个小分队组成,经常性深入辖区64个行政村和14个社区,一方面对辖区内各企业的用工招聘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另一方面,认真登记和汇总就业人员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已为31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00个,达成就业意向2150人。
小额贷款开启致富之门
“要是没有区劳动部门帮俺申请小额贷款,哪有俺现在的好生活,用你们文化人的话来讲,俺感到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到了!”日前,该区待王街道西孔庄村大棚户张哲看着眼前一棚色泽油亮的蔬菜,高兴地对笔者说。
该区积极为辖区失业和无业人员传达小额贷款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并开设小额贷款课程培训,凡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只需符合贷款条件,便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此举为辖区失业人员创业开辟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区共为辖区创业者办理贷款525万元,其中农村妇女创业128人。
就业培训送来温暖春风
该区马村街道颐春社区居民杨保国是一名左手三级残疾的残障人士,他在区劳动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就业。当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水电安装门店里忙得不亦乐乎。他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如果不是区劳动部门提供的机会,我真不敢相信残疾人一样可以走出一片美好的天地。”
为了真正解除辖区失业人员的生活之忧,该区先后开办了电气焊、烹饪、家政服务、酒店礼仪等职业技能培训班,通过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让其实现就业和创业,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杨保国就是在该区为残疾人量身订制的技能培训中,探出了新的生活希望。如今在马村区,像杨保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正是这些榜样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信心。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该区始终立足民生之本,不断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目前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就业安置服务已日臻完善,就业服务网络覆盖城乡,为城乡劳动者构建了一座稳固的就业服务大厦。
崔 晶 徐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