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尚明)今年1~4月份,652户南水北调困难征迁户、1350余户失地农民困难户、711户棚户区改造困难户、1500余户低保家庭及低保边缘家庭分别享受到了城市低保、临时生活救助、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项目,救助总金额达到248万元,这是解放区开展春季集中救助活动惠及民生的有力举措,一大批困难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也推进了南水北调等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征迁安置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一批由于拆迁安置造成的生活困难户增多,加之该区王褚、上白作街道由于失地等因素造成的困难群众较多。如何提高这些困难征迁户以及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征迁工作的实施,真正体现和谐征迁、亲情征迁,该区区委、区政府以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为主题,以改善民生、普惠民生为重点,积极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开展了春季集中救助活动。在春季集中救助活动中,该区组织人员深入全区征迁安置现场、困难征迁户家中了解困难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掌握全区困难群众的底数以及生活状况,提出了多样化、广覆盖、分层次的救助模式和方案。同时,积极筹措、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实施了分类救助帮贫解困,共救助各类困难家庭4200余户,救助1.28万余人。
在临时生活救助上,该区先后两次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115.4万元,对各类困难家庭进行救助,特别是对250余户南水北调困难征迁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同时,对各类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特别困难的征迁家庭实施特困救助,共发放市、区两级“爱心基金”48万元,救助72户。在医疗救助上,按照“低门槛、广救助”的原则,努力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在救助对象确定上,分低保家庭大病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大病对象两类;在救助方式上,采取医前、医中、医后分类救助;在救助标准上,根据情况实行定量救助或比例救助。按照城市医疗救助政策和程序要求,共救助大病对象938人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100.01万元。同时,该区将城市低保提标工作列入民生项目,通过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建立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系统、实行长期公示制度和低保家庭诚信承诺制度,推进了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截至4月底,该区共保障低保对象3106户5724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260元提高到300元,人均补差标准从160元提高到了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