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里假洋酒越喝越清醒 上不上假酒看客人醉到啥程度
阅读提示
KTV包房内,昏暗的灯光伴着震耳的音乐声,还有醉意蒙 的顾客,趁着兴起,来一瓶洋酒尝尝鲜吧,可能您不知道,或许您尝的不是鲜,而是假洋酒。
近期,郑州市工商局专业分局特种行业工商所对郑州市十几家大型KTV及会所的洋酒进行了检查,共查获六家娱乐场所芝华士、皇家礼炮、马爹利等11个品牌的侵权洋酒142瓶。
【怪事】
KTV里喝到假酒,越喝越清醒
在郑州市某房地产公司任销售总经理的朱先生由于商务应酬比较多,经常出入各种KTV,去KTV,喝酒自然少不了,一般都是白酒喝得晕乎乎的时候才过去,但是,他发现,在某些KTV里喝啤酒或者洋酒,喝到后半夜,却越喝越清醒,后来,他仔细琢磨,觉得并不是自己酒量见长了,而是喝到的全是没有劲儿的“假酒”。
在商务宴请时,出于面子,他常常也会点一些洋酒,但是,他说,这些洋酒大都是掺着红茶或者绿茶喝,当成饮料来喝,根本喝不出什么味儿,更别提能辨别出真假了。由于平常就几乎没怎么喝过洋酒,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即便喝到假洋酒也喝不出来。
由于KTV不让客人自己携带酒水,所以,朱先生说,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就着喝。
【问题】
KTV里消费者无法索取洋酒凭证
据了解,洋酒的正规销售是通过代理商,目前,对于保乐力加(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酒,其国内一级代理商在上海,郑州市场为二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会有一级的授权,但是,当洋酒到销售终端KTV里时,并没有任何的授权手续。
据知情人介绍,目前在KTV里,按理说应该有进口洋酒的报关单及进货发票,但是,往往这些地方没有这些手续。所以,这就导致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即使想查询洋酒进口凭证,以验证真假,也不能索取到。
【监管】
台面上是真,台面下是假,监管无法进行跟踪
今年5月初,保乐力加(中国)有限公司向郑州市工商局专业分局特种行业工商所举报称,在郑州市部分娱乐场所发现有侵权商标洋酒出售(以下简称假洋酒)。该公司打假办专业技术人员表示愿意陪同执法人员检查。
接到举报后,特种行业工商所根据娱乐场所夜间营业的特点,组成了三个执法巡查小组,连续十几日,重点对南阳路、金水路沿线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在对十几家大型KTV、音乐会所等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后,在六家KTV内查获11个品牌的侵权洋酒142瓶。这些品牌主要包括,芝华士、皇家礼炮、马爹利、红方黑方、绝对伏特加等著名洋酒。
据特种行业工商所所长田小峰介绍说,现在假洋酒销售比较隐蔽,导致监管很难,摆上柜台的一般是真品,在后台某个地方藏匿着假洋酒。KTV在给客人上酒的时候,也会根据客人的喝酒程度来上真酒或者假酒,如果喝高的客户,就会上假酒,如果是比较清醒,就可能上真酒。
另外,他还说,对于洋酒的监管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即使接到举报去查了,由于自身无法鉴定其真假,也导致执法受到很大的制约。他说,洋酒的真假鉴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必须要专业机构才能权威鉴定。关于洋酒的鉴定,经常是通过英国国际洋酒协会来鉴定,该协会是由世界几大著名洋酒厂商成立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假。目前,该机构驻中国广州有办事处,该协会每年会来郑州市场打假两三次。
【造假】
假洋酒分两种
一种叫做“伪洋酒”
另一种是纯粹制假
KTV内假洋酒的进货渠道是极为严密的,但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假洋酒的生产大都不在郑州市,而是分布于郑州市周边的农村地区,生产成本极为低廉,有的十几元,好一些的也有一百多元的。
据一位曾经做过洋酒代理的刘小姐向记者透露,郑州的假洋酒分两种,一种叫做“伪洋酒”,用进口杂牌或散装威士忌进行二次勾兑、灌装,或是用国产威士忌二次混合灌装,然后贴上品牌洋酒商标,再以原装面貌高价出售。
另一种是纯粹制假,用低成本的白酒,加一些色素,再加一些味素,以废旧洋酒空瓶包装出售。比如尊尼获加黑牌,一般市场正规渠道进价为180元,在娱乐场所卖出是400元左右,而造假作坊用白酒勾兑的假洋酒加上贴纸和瓶盖成本不到20元。
根据田小峰介绍,根据以往查获娱乐场所的假洋酒的经历,目前,郑州卖假洋酒的KTV、会所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当工商执法人员追究进货渠道时,都声称,是别人上门推销的。田小峰认为,这明显是一种借口,但是又没有办法。工商执法人员根据商户提供的推销人员的手机号码,拨过去不是空号,就是处于关机状态。
据一位洋酒销售商介绍,郑州市场的洋酒进货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国外一些大的品牌洋酒公司直接进口瓶装酒,通过设在广东、上海等地的中国总部进来,发到郑州的一级代理,再由一级代理配发到各卖场;第二条是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一些洋酒代理公司,从国外购进桶装酒到国内灌装,再发送到郑州的一些代理商。假洋酒得以流通,主要症结就出在这第二条渠道上。
辨别
真假洋酒普通人其实很难区别
据田小峰介绍,现在洋酒造假水平也与时俱进了,很难区分出真假。
不过,田小峰根据经验还是介绍了两个窍门。一是“看瓶盖”。洋酒的瓶盖上都有“颈标”,真洋酒的颈标是机器打上的,摸起来有凹凸感;假洋酒的颈标则是商家用不干胶粘上的,看起来会反光,真洋酒的颈标则亚光。二是“观数码”。瓶盖上的数码和酒瓶身上的数码如果一致,则酒是真的,否则为假。
田小峰说,目前该所还没有接到过一例关于在KTV内喝到假洋酒的投诉,因为,他认为,不是厂家专业打假技术人员,根本无法识别酒的真假。所以,对一般不常喝洋酒的消费者来说,更是无法从外观和口味上区别。如果消费者对喝到的洋酒质量有疑问,可以拨打12315投诉,消费者需要保存好酒样和发票。
来源: 大河报
深圳市儿童医院贴霸气公告赶客:不能等的请走人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5月19日晚上8时许,写着上述内容的纸片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挂号窗口处,这语气是如此生硬,纸片马上被病人拍下放上了微博,“儿童医院,你就这态度吗?”质疑声滚滚而来。深圳市儿童医院长年超负荷运营,患者家属难挂号火气本来就大,纸片更使得事件升温。
前天晚上,深圳儿童医院紧急召开会议,找出贴纸片的是挂号室一个小伙子,对他进行了通报批评和扣薪水的处罚,并向全社会道歉。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进入5月份的20多天以来,该医院日均接受患者4900人次,远远超过本来每日2000人次到2500人次的就诊容量。纸片事件是该医院医护人员高压心理状态的缩影,该院已经决定聘请心理辅导医生为医护人员做疏导。
贴纸片前曾遭辱骂
关于这张纸片的微博在网络上转疯了。带着孩子看病,结果要等上五六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的父母亲有很多,他们纷纷表达了对深圳儿童医院的不满。“抱着孩子等5个小时才能等到医生,你们真是比明星还要牛。”一名母亲如此表示。
记者昨日在深圳儿童医院的视频监控上看到,5月19日8时许,在挂号处的4号窗口,一名小伙子的台前还有一大堆患者在排队挂号,8时10分左右,他台前的患者与他似乎发生了争吵,十分钟后,这名小伙子拿了一张儿童医院的温馨提示纸片,在背面写了纸片上的内容,贴在了窗口上。
“是与人发生了争吵,他被人骂了。”当晚的一位护士长对他的行为如此解释。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李德发说,这个事情影响很坏,原本医院领导甚至考虑要将他开除,但考虑到“他还是个刚出来工作的小伙子,父母把他培养出来很不容易,不能糟蹋了他的前途”。因此,最终对他作出了书面检查和通报批评,以及扣除三个月绩效工资的处罚,这名员工也被调离该部门。而三个月绩效工资,对于他来说相当于一年收入的20%。纸片上是“大实话”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撇开感情因素,纸片上的内容都是大实话。记者昨日上午7时就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已经有长长的队列排到大门口,据称这已经是一种常态。在输液室,已经没有空位,有位父亲甚至买了个衣叉,上面挂着吊瓶给孩子输液。
根据深圳儿童医院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就诊量已经到达3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0%,而医护人员总数却没有明显的提升,维持在800多名左右。但从5月份的20天内算起,平均每天接诊4900多人次,医院目前的医生数量和医院的诊室数量只够每天接诊2000到2500人次,已经大大超过了规模。“如果有孩子生病,一起陪着来的还有父母,所以儿童医院接诊4900人次,人流量就上万了。”李德发说。
据统计,医院每年收到的信访投诉件有400多件,80%都是投诉门诊、急诊,尤其是内科门诊急诊等候时间长、住院难、留观难的患者多,医院规模却不够,导致挂号难,候诊时间长。在医院的住院病房也是如此,永远都不会有空床位,一个患儿早上出院,马上就会有新患儿进来,经常要在楼道里搭建床位。在手术室,一个不急的手术一般要一个月左右。
挂号难也滋生了一批号贩子,专门做着倒号的生意,有的号贩子十分猖狂。5月15日早上6时50分,深圳儿童医院的保安队长带队到挂号大厅进行清理号贩子的工作,在挂号窗口及自助挂号机处,劝阻倒号人员自行离开,但遭到号贩子的辱骂,有号贩子甚至抓伤、咬伤保安人员。
医患矛盾凸显
医疗资源困局
“有媒体说,深圳儿童医院的现状已经影响了深圳人的幸福指数。”深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医务科副科长麻晓鹏说,医院建于1997年,那时医院是为四百万人口设计的儿科医院。不过现在深圳人口已达1400万,而且年轻人居多,近几年出生的新生儿在18万左右。所以医护人员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压力下,这次的纸片事件可以说是如今儿童医院医护人员高压心态的缩影。
“看见看不完的病人,医生心理不是那种烦躁,而是一种着急,希望能把每个患者的情况辨识清楚。”麻晓鹏说,纸片事件中的员工还是太年轻,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态。
据了解,深圳儿童医院已经开始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已经决定聘请心理医生为他们做心理辅导。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