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孙立坤在京走访央企
对接项目
持续突破创一流
破浪前行
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76.24万吨仓容迎夏粮收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中原经济区 经济转型示范市 ·山阳区篇
持续突破创一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一个厚重的山阳,更是一个迸发活力的山阳。

  曾因汉献帝龙沉之邑而彪炳青史,曾因孙思邈行医之所而光照春秋。一座城市因之而获美称,一个城区因之而有姓名,千年往事代代传,百姓口碑唱新篇——

  山阳建区五十载,今日览胜仪态万千:品牌荟萃万商云集,金融中心规模凸显,工业园区强势崛起,财政收入连连翻番……论综合实力,山阳区在全省50个城区中,已经位列十八罗汉。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号角阵阵,旌旗猎猎,身处中心城区,山阳区如何适天时、得地利、聚人和,定位谋策,扬帆发力,续写辉煌,再立新功?

  (二)一切因转型提升而精彩,一切因持续突破而生动。

  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是山阳区的宣言书。

  宣言书熔铸着一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壮美史诗。

  宣言书跳跃着一曲敢想敢试、破浪前行的恢弘乐章。

  有了持续突破,才能勇创一流。

  工业经济浴火重生。经历过“五小企业”颓败的阵痛,山阳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更加有力,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崛起,50多个项目在此安营扎寨。依托科技创新、战略重组,传统企业成功实现了嬗变,工业经济正振翅高飞。

  第三产业脱胎换骨。地摊式、小规模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丹尼斯、欧凯龙各大品牌璀璨夺目,华融国际、远大财富大厦等商务楼宇拔地而起,现代信息、商务物流、中介服务等多种业态在此生根开花,“板块引领、全面覆盖、传统提升”的三产格局雏形已具,传统商贸业已实现了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率先在全省城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的城乡统筹工作正在全面铺开,撤村并居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一系列民心工程正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辖区居民的自豪感与日俱增。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充溢着创新之气,连续五年的“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区”记载着幸福之旅,“全省最具投资价值的县市区”和连续七年的“市政府目标管理一等奖”彰显着刚健之力……

  一次次的突破,来自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果断决策,来自先行不争论、先试不讨论的改革气魄,来自摆脱束缚羁绊、大胆创新的务实举措。

  (三)百上加斤易,千上加两难。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和忧患意识,山阳区才能不断突破,一往无前。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古今成败,难逃此律。转型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宏大工程,应对诸多压力和挑战,必须保持忧患和清醒——

  在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先行先试,抢占先机;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支撑作用和综合竞争能力;

  在开放带动的战略竞争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以更优更惠的政策环境取胜;

  在项目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问题;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转移工作重心、创新社会管理,将公共财政更多向社会事业倾斜,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四)持续突破需科学定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科学定位乃成事之基、领导之要,乃谋求突破之方向。

  持续突破创一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中做引领、当典范,山阳区以“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为目标,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定位:

  ——商贸中心区

  ——新型工业区

  ——开放先行区

  ——生态宜居区

  ——文明和谐区

  “五区同创”,重在机遇把握,重在目标运作,重在务实举措!

  (五)持续突破需乘风借势。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风鹏正举,站位中原经济区全局,山阳人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遇,豁然开朗——

  天时之风。一则大气候趋稳。稳中求进的宏观形势不可逆转,中原经济区建设风头正劲,特别是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步伐加快,我市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型发展的政策优势将更加凸显。二则小环境更优。中心城市的发展上升到新的战略地位,我市相继出台了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为山阳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三则新优势明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城而过,焦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焦作海关、郑焦城际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为山阳区持续突破带来难得机遇。

  地利之风。作为焦作市城市形象的窗口,山阳区基础设施完善,金融、商业、医疗、教育等生活要素高度聚集,宜居、宜商。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焦煤集团等大型企业总部在此驻扎,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平台已经铺就,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医药物流等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辖区大型商业网点星罗棋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气、商气浓郁。

  人和之风。山阳区上下团结协作,“一心一意抓发展、凝心聚力谋突破”的氛围空前浓厚;在创先争优中大力实施“山阳先锋”工程,广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统筹驾驭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克难攻坚、顽强拼搏”为内涵的山阳精神已经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利器和制胜法宝。

  新定位催生新思维,新突破考量新举措。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大潮中,千帆竞渡,山阳人将以纵向较真的勇气,横向叫板的魄力,出实招、用实劲,深入领悟“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内涵,突出“六大提升”,实现“六大突破”。

  (六)都市工业提效,在工业支撑方面实现新突破。

  积极探索中心城区都市工业发展模式,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加快集聚区建设步伐,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大、集聚效应强的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定位,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河南超燃多碳醇助溶剂、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建设,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汉河电缆、山久管业等项目建设,突出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加快荣格保健、福瑞堂、科瑞斯达等项目建设,突出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高成长型、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主导产业体系。

  (七)第三产业提质,在新型服务业方面实现新突破。

  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和内涵,打造一个“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核心商贸区、创新型中心城区。

  加快构建东方红、焦东、艺新、焦南新区和人民东路等五大商圈,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引导现有商贸业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探索新的经营方式,推进传统商贸提档升级。

  注重挖掘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引进高端人才,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先机,以焦作海关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多种物流模式有机衔接,打造我市现代物流中心;集中规划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合效应强的精品商务楼宇群,吸引现代信息、动漫创意等业态高度集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探索发展会展经济。

  发挥广发、中信等银行业的磁场效应,进一步强化举措,打造机构聚集、市场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以巡返大庄园为载体,打造休闲文化旅游中心;以药王庙为依托,建设文化旅游药品贸易商业街区;以山阳古城遗址为平台,形成仿汉文化特色街区,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八)开放带动提速,在招大引强方面实现新突破。

  大力实施招商项目包干负责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重要客商亲自拜访,重大项目亲自洽谈、亲自跟踪和亲自服务”,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方法,坚持“两不”原则,即入驻项目办理手续不与部门直接接触,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项目征地不与村民接触,由职能部门一条龙办理项目有关手续。

  按照“主攻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加大对中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力度。

  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加大项目信息发掘力度,强化以商招商,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登门招商、对口招商、要员招商,强化招商实效,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良好局面。

  (九)城乡统筹提升,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实现新突破。

  完善城乡规划、产业布局,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一体推进。

  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集聚区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产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同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打造南水北调城区段生态观光休闲带,构建“山、水、城、人”和谐统一、生态特色鲜明的宜居城区。

  (十)幸福指数提高,在民生改善方面实现新突破。

  以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为重点,建立健全针对南水北调征迁户、零就业家庭、残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帮扶长效机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注重把资金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不断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提高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十一)精神状态提振,在转变作风中实现新突破。

  用人之要,重在导向。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实现“持续突破、勇创一流”目标,必须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之识。

  深刻领悟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继续注重在克难攻坚中考验干部,在创先争优中发现干部,在一线工作中锤炼干部,在服务经济工作中选拔干部,进一步提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十二)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

  山高人为峰。引领发展,当仁不让,争当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先锋,25万山阳人意气风发,挺立潮头!

  今日之怀川,群雄逐鹿,看我山阳!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