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在农村工作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日前,曾是大学生村官的王静萍感激地说。
王静萍原是孟州市河阳街道后龙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曾担任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等职务。今年年初通过考试被焦作市安监局录用。至此,该市大学生村干部中,已有80余人通过考试走上了国家公务员、人民教师等工作岗位,160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1人有了好的创业项目,实现“平台起飞”。
近年来,孟州市委组织部将大学生“村官”管理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班子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通过定期培训、跟班作业、组织参观、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注重培养和使用好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做好三农工作。通过建立例会制度,发挥他们能学善学的优势;通过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对优秀的村官给予推优入党、担任村重要职务;通过每周抽调2人到组织部、乡镇(街道)的相关科(室)进行定岗培训,提供实践锻炼平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不断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该市西虢镇东窑村大学生村官李玉玲,在协助村里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孟州市东森家禽养殖合作社”,利用各种场合向村民宣传养鸽致富的信息,无偿为村民传授养鸽技术。在她的带动下,周边已有20多户群众加入了养鸽行列,走上致富路。
据了解,2008年以来,孟州市大学生村官参与秸秆禁烧、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重点工作60余项,收集、汇总和上报民情民意信息2000余条(次),通过广播、传单和利用远程教育发布致富、务工、防盗(骗)等信息300余条(次),协助乡、村干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720件;有30余名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分别被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村和精神文明村等典型。
(张泽斌 赵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