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村区保障房建设有序推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少数民族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图片新闻
温县优质小麦种子生产成为特色品牌产业
图片新闻
“三式”培训
提升干部业务素质
温县农发行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就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优质小麦种子生产成为特色品牌产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近年来,作为国家重要的小麦种子基地县,温县狠抓小麦品种培育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小麦种子繁育面积和产量连年攀高,在黄淮海麦区,温县小麦种子的播种面积占三分之一。

  温县小麦在黄淮麦区乃至全国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温县培育的温麦系列种子中有11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中豫麦49、豫麦49-198等4个小麦品种在河南省小麦品种推广应用中名列前茅,豫麦49-198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县小麦种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年生产种子1.8亿公斤,其中外销种子8000万公斤。

  政策扶持,培育小麦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温县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小麦种子产业的重要举措,在财政、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目前全县已组建种业公司20余家。同时,温县引导、鼓励企业在繁育、销售等方面走联合发展之路,互补优势,集聚资源,膨胀规模,提高竞争力。如河南太极种业集团就是以温粮种业有限公司为母体,以温县农科种业公司、温县平安种业公司为主体,吸收14家种子企业组建而成。

  发挥科研优势,培育优良品种。农科种业、平安种业等企业都建立了专门种子组培室,引进了高层次人才,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科技攻关。同时,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新品种培育和审定工作。近年来,温县培育的温麦系列种子中有11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11年,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730.6公斤,在此带动下,全县4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550公斤,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加强科学管理,确保种子质量。温县引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种植,严格执行“统一区域种植、统一种源供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检验收、统一收储加工”的“六统一”生产程序,实施标准化生产。同时,温县推行同一品种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以建设专业乡、村基地为重点,一个乡镇种植1个至2个品种,保证集中连片,确保小麦种子质量。2010年,温县承担的国家级10万亩优质小麦种子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示范区3年增加经济效益8330余万元,亩均增产效益380.4元,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实施项目前净增1839元。

  创立品牌,扩大市场增效益。温县先后注册了“农科”、“豫安”、“古温”、“丰源”、“科源”、“温原”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种子商标,并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种子交易会和产品信息发布会,指导各种业公司开通了互联网业务,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种业界的交流。通过加强销售网络建设,温县各种业公司在黄淮海麦区建立了200多个具有稳定合作伙伴关系的总经销和总代理,温麦系列种子畅销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东、山西等10多个省。据统计,温县20年来向黄淮海麦区累计提供温麦系列优质种子8亿公斤,累计播种3.2亿亩,实现农民增收近200亿元。 (张怀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