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一支由103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工作团队,掌控着每一支冰糕、每一包牛奶的“生杀大权”,被人们称为蒙牛的“法眼”。这个团队就是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质量中心。
在蒙牛,“质量决定一切”的产品理念深入人心,“奶以安为要”是上上下下牢记的警言。记者近日走进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质量中心,亲身体验到了蒙牛从原料进场到产品出厂的严格检验关。
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质量中心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2009年3月中心成立后更名为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质量中心实验室。为达到精细化管控源头、过程和成品的质量,将中心实验室划分为原料质量管理中心和成品质量管理中心。两中心承担着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各类原料、成品质量检验和质量管控工作,主要包括理化、微生物、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检测任务。
实验室由103人组成,其中成品管理中心60人、原料管理中心43人,从事专业检测的人员均毕业于各大专院校,专业范围涉及食品检验、食品加工、食品检验与工程、化学、生物工程等,目前可开展检测项目216项,完全满足了现有产品的检测需求。该中心主管张琦可告诉记者,在蒙牛生产线上,每一袋牛奶都要经过9道工序、36个监控点和105项指标的检验,全部合格后才能上市,切实保证了产品安全。每一包产品的外包装上都有一串条形标码,可以通过蒙牛的质量追溯系统了解到其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线、班次、奶仓、奶罐等信息,实现了产品从牧场到市场及从市场到牧场的追踪。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总投资800万元的质检设备全部系进口产品,作为企业来说,出此巨资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确实为数不多。在实验室正门口的醒目位置,挂着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该实验室主管张琦可自豪地说:“这个证书的获得可是不易,我们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是大家共同奋斗了几年的辛劳成果。”那么,如此一张认可证书有何不同呢?原来,要想获得它,需要6个领域37个项目的国内相关专家现场检测评定合格后才能颁发。它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精准度和知名度,也是华中地区唯一一家乳品检测中心,是蒙牛集团下设30多个分支机构的四大检测中心之一。
有了先进的设备和一流的实验室,一支这么年轻的队伍何以严控蒙牛生产的每一样产品?张琦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实验中心的每一位成员,必须要有“一证一照”,即毕业证和国家检测人员的证件,而且所学专业必须是食品类、分析类等相关专业。此外,新进厂人员必须一对一地由导师进行培训学习,经测评合格后才能上岗,但上岗后的两个月内只能参与辅助检测,待正式上岗检测后,所检测的每一样产品,除单人自检后实行双检制,经双方共同检验合格后认证才生效。
如此“高、精、细”的检验中心,严把质量关,确保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放心的,蒙牛有如此“法眼”,消费者自然就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