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三夏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武陟县小董乡乔庄村的田间地头,看到这里的小麦长势良好,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小麦长势这么好,多亏了靳书记!”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乔庄科技工作站站长张有丰激动地说,“不管节假日还是下班以后,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庄稼出了问题,我们一打电话靳书记就到。”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全市设立了多个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病虫害及疫情监测站和科技工作站,为农民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指导农民改善种植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张有丰口中的靳书记,就是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纪委书记、高级农艺师靳秋生。
今年春天,乔庄和岗头等几个村的小麦出现枯死现象,乡亲们非常着急。张有丰给靳秋生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当天下班后,靳秋生顾不上吃饭,就带着农业专家来到村里,到地头查看小麦病情。查清病情后,靳秋生把小麦得病的原因告诉大家,并当即提出有效防治措施。直到当日21时,大家学会了防治办法,靳秋生才放心回去。
不只是小麦,其他农作物只要发生了病虫害,靳秋生都会随时带人前去查看,并教授农民防治知识。
2011年秋天,由于天气原因,小董乡沁阳村的大片菜椒发生病虫害。而这时菜椒行情正好,椒农们用了不少防虫药剂还是不行。张有丰再次给靳秋生打电话求助。当日20时,靳秋生带着农业专家赶到地头。在确定是晚疫病后,靳秋生又现场指导农民用药,为椒农挽回了上万元经济损失。
曾经有人问他:“靳书记,你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既不要钱,又不推销产品,这是为啥啊?”
靳秋生的一席话让大家很感动。他说,他也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种地不容易,把所学的东西教给农民,让农民受益,这是他分内的事。
现在,一提起靳秋生,很多农民朋友都说:“他是咱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