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郭东林、张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情况的真实写照,由于身份的不同,即使他们贡献再大,也难以成为乡镇干部。“政治无前途”一直是影响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一个客观因素。从今年3月份以来,为了激励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落实好“一定三有”工作机制,温县县委组织部启动了从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乡镇干部工作程序。
该县明确规定了参加此次选聘的“软条件”和“硬杠杠”。“软条件”是指必须具备55周岁以下、具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三票评议”满意率连续两年均在95%以上。“硬杠杠”是指任职期间至少为该县引进或自办一个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
此次选聘工作,从推荐、审查、考察、研究等阶段均一丝不苟,认真严谨。截至5月份,通过农村党支部书记自荐、乡镇党委推荐、相关部门审查、公示公告、组织考察、县委常委会研究等程序,该县从262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出张占朝、李保林、李国林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目前,这3人仍兼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