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科技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不辞劳苦,通过走访有关单位和企业,撰写了长篇调研报告《焦作市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发展》一文,发表在今年5月28日出版的第四十七期《内部参阅》(专报)上。现将该文转发,敬请读者垂注。
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科技创新是动力,科技创新是活力,科技创新是民生,科技创新是未来,要求努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焦作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科技竞争力。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连续五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11年,全市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申请专利2062件,授权专利1019件,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6项,获得省级科技项目立项81项。同时在汽车零部件、造纸装备、小麦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焦作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在科技创新推进上,突出高位驱动、凝聚合力。焦作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组织领导上,市、县两级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教兴市(县)领导小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科技进步考核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焦作市与省科技厅签订了《厅市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在制度体系上,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加快科学创新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在社会支持上,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组织人大代表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进行视察,对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市政协组织委员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大规模调研,对全市科技创新提出了意见建议,在全社会营造出更加有力的创新条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
二、在科技创新投入上,突出政策引导、多元汇聚。近几年,焦作市逐年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引导和扶持科技创新。2011年,市本级财政投入达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科技创新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将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列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把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确保各级财政和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孟州市、温县和焦作新区不断创新投入方式,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了企业的科技投入热情,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5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投入科技创新资金28亿元。目前,全市正在积极探索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工作,制定实施《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扶持企业创新的抓手,逐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在科技创新主体上,突出培大育强、夯实基础。一方面,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积极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试点(示范)企业,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突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企业的科技攻坚能力,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去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863科技创新工程”,即在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八大领域组织攻坚,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行动等六大科技行动。一系列的措施使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大大提升。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千吨级高性能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河南利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技术”项目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兆瓦级风电机组偏航制动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千吨级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热升华成像技术和配套打印设备的研究及应用”3个项目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专家评审。这些重大科技专项将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带动企业投资7.5亿元,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41.6亿元、利税25.2亿元。依靠科技创新,一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
出。河南超威公司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的蓄电池内化成生产技术,并成功开发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胶体电池技术,在2011铅酸蓄电池行业的“风暴年”中战胜诸多对手,牢牢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四、在科技创新载体上,突出集中资源、合力发展。在加强各级各类研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交流合作、集聚发展。一是构建产业技术联盟,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选择一些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09年,建立了以市农林科学院、温县农科所、怀川种业、平安种业等为成员的河南省首个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2011年,组建了焦作市制浆造纸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焦作市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降低了单个企业的科研费用和研发风险,为企业及相关科研力量搭建了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平台。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合作交流成果转化。加大引进、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工作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焦作新区迈科冶金、明珠自动化、中轴股份、科瑞森机械、卓立烫印等多家企业已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形成合作与互动,涉及新产品26个、新技术13项、专利技术21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使集聚区内255家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温县农科所与郑州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联合与协作,先后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三是加快高新产业集聚,推进融合发展。按照创新引领、集聚发展的思路,建成了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沁阳沁北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玻璃钢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思可达光伏玻璃科技含量世界领先,出口欧洲的份额占到全国的80%,防火装饰板产量位居亚洲第一。博爱县产业集聚区2011年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集聚区总额的60%以上。
五、在科技创新保障上,突出人才优先、管理创新。一方面,实施科技人才建设工程,通过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及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创新科技管理工作。改革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变支持企业为支持产业、变支持单一项目为支持联盟项目,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集成度,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制度,纳入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政府目标考核,引领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创业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孵化器的品牌和优势,打造产业化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仅焦作新区创业中心在孵企业116家,产业类型涉及IT基础材料、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类型,成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