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4下一版
温县从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中
选聘乡镇干部
图片新闻
跨区农机手 免费住公寓
焦作市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发展
我市今年中招计划招生近四万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二十九年日报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九年日报情
□基 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世上报纸的种类多如恒河之沙,但距我最近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标志着我们城市品牌的《焦作日报》(以下简称“日报”)。自她复刊以来,二十九年如一日,我始终情有独钟地珍爱着她,这在与我工作有关的诸多报纸中可说绝无仅有。

  我是日报的忠实阅读者。1983年,我参加工作一年时,欣逢日报复刊。作为焦作人,有了自己的报纸,不仅能及时看到国内外的重大消息和轶闻趣事,更能看到贴近身边的人和事,她切近市民生活,富有乡音乡情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当时,我在中学教书,因经费紧张,学校订报很少,不能保证每个组室都有日报。为能独享日报的阅读惬意,我在工资极低的情况下,自费订阅了一份。29年来,尽管工作单位一变再变,但订阅日报的习惯却始终未变。不夸张地说,除了出远差或到外地休长假,只要有日报出版,必定张张过目浏览、版版要看,甚至不放过哪怕是报缝里的消息。因为我是她忠实的读者,长期的阅读习惯使然。

  我是日报的热情习作者。我学的是中文,又教语文,平时喜欢写点东西。日报阅读多了,看身边人写身边事挺有意思,手便犯痒,也想一试笔头。第一次给日报投稿大约是1986年。当时,邮递员不负责任,投递信件差三错四,师生意见本来就大,恰有一封寄往山西长治A中学的信,误投到了我任教的A中学,随即,我写了一篇《山西长治的信件何以投往河南焦作》的稿子,连同错信一齐交到了报社群工部,稿子第二天就见报了。很快,报上登出了邮局的整改措施。可没几天,又有错信接连投到学校,我又写了《连续错投信件却为何》的稿子,编辑嫌题目不够抓劲,改为《党报刚刚批评过,一错再错却为何》予以刊登,在邮局引起很大震动,局领导带队到学校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错误。果真,从那以后,邮局还真就避免了错投的现象。由此,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日报真是百姓的代言人,的确可亲可敬,威力不可小觑,有话便想写出来,让她代我说一说。

  当时,日报有个专栏叫《百家言》,发表言论杂谈之类的作品,我业余时间尝试着写些针砭时弊的习作。而我最倾情的还是文学副刊《山阳城》。长期的阅读,使我汲取了不少文学营养,同时在不断投寄习作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编辑老师的及时指点,直到今天,我依然在为副刊投稿。在稿多版少的情况下,我每年都能够发表一些习作,很令我感激。在此,谨向焦作日报社的领导和编辑们说声谢谢,向帮过我的老师致以特别的敬意!

  我还是日报的积极发行者。我喜欢日报,热爱自己的报纸。每调到一个新单位,在我职权许可的范围内,总要最大限度地订足日报,不只是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订任务,而是还要让单位所有人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及时看到日报。所以,常超额完成征订任务。

  我工作30年,日报伴随我29年。我与她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从此情缘不断。她是我工作的良师,生活的益友,梦圆文学的教练场。尽管我快要退休了,但作为钟爱有加的日报的订阅永远不会在我手里退休。即使不再享受公费订阅,我自费也要一直订下去,直到老朽!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