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尽管当年是因生活无助,才将不到1岁的女儿给人抱养,可这之后漫长的36年里,他一次次用泪水洗刷着内心的悔恨,每次擦干眼泪,就是一次次千里之外的找寻。
“妞呀!爸爸30多年里天天想你啊……”5月31日下午,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院内,一位60多岁的男子紧紧地搂着自己30多年没见过的女儿痛哭失声。
千里寻女 民警相助
这对父女能够相认,得从5月23日市公安局转来的一封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信说起。
一位名叫沈耀庆的老人在这封信中说,自己的小女儿在不满1岁时送给我市原起重运输机械厂(以下简称起重厂)的冯学礼抱养,他几经寻找始终不得线索,想请求公安民警帮忙。
“社区民警要利用‘三访三评’大走访的机会认真排查,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困难。”解放派出所副所长李长平将这封群众来信转给了该所青年路警务室。
根据这一线索,社区民警韩景晖和杨月林当天就来到起重厂,向保卫科询问冯学礼家的情况,了解到冯学礼家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但并没有听说女儿是抱养的。
第二天,杨月林又走访了该厂的几个老工人,这几个老工人也很确定冯学礼家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并且肯定两个女儿都不可能是抱养的。
为了弄清真相,杨月林找到了冯学礼本人,一段隐藏了30多年的往事终于浮出水面。
1976年,冯学礼出差到江苏,经人介绍,得知无锡沈耀庆家有3个孩子,且家庭生活困难,而冯学礼妻弟两口不能生育正想要抱养一个孩子。为此,冯学礼来到沈耀庆家,称自己爱人不能生育,想要抱养一个孩子。
沈耀庆了解到冯学礼家的情况后,再想想拮据的生活,就与爱人决定把不到1岁的小女儿送给冯学礼抱养,并相互约定以后要保持联系。冯学礼回到焦作后,就将小女孩交给了安阳滑县的妻弟收养,取名海燕(化名)。
当杨月林把找到女儿的消息告诉沈耀庆的时候,沈耀庆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女儿,当即表示要来焦作看女儿。
父女相认 泪流满面
5月31日16时许,解放派出所三楼会议室里,从安阳滑县赶来的海燕站在窗边,紧紧盯着派出所大门口的方向。想到即将见面的亲生父亲,海燕忍不住哭了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海燕的亲生父亲还没有到来,在表嫂及姑姑、姑父的陪伴下,海燕来到派出所大楼一楼等待。17时45分,派出所大门口出现了一位老人,他就是海燕的亲生父亲沈耀庆。
看着亲生父亲一步步走近,海燕却躲在一个柱子后面不肯过来。在姑父的多次催促下,海燕才走到沈耀庆面前。看着这个迟到了36年的父亲,海燕始终无法亲近。
“咱家那时都在农村,家里穷得没啥吃,当时一听说来人是焦作市里企业的干部,想着生活会好很多,实在是迫不得已才让人抱走了你,爸爸对不起你啊!”海燕的父亲愧疚地对女儿说,“我曾来焦作找过你3次都没找到。”
翻看着父亲带来的老照片,听着父亲的介绍,海燕才逐渐地接受了事实。“爸!”海燕喊出了这最动人的一个字,父女俩拥抱在一起,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