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原文钊
家有两亩田、三间房,许小喜原本是个普通的农民。
2003年以来,他种植桃树,发家致富,如今生活过得比蜜还甜。
近日,记者来到马村区演马街道赵屯村,见到了这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放眼望去,近30亩绿油油的桃树枝繁叶茂,“仓方早生桃”挂满枝头,累累果实煞是惹人喜爱。看见记者,正忙着给桃树锄草的许小喜放下手中的除草机,赶忙迎上来跟记者打招呼。他说:“真不好意思啊,桃林面积大、杂活多,一时忙不过来。你们要是再晚来几天就好了,可以品尝一下我种的优质桃子。再有个把月桃子就可以采摘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许小喜的致富路就是一段小故事。2003年以前,许小喜全家人的年收入不过几千元,大儿子要找工作,小儿子要娶媳妇,眼看着家里只有三间房、两亩地,急得许小喜一筹莫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上看到农民靠种“仓方早生桃”发家致富的节目,从中受到启发。“别人能种,咱也行!”认准项目后,许小喜四处筹款,很快就在村里的原煤矿沉陷区里租了30亩土地开始种桃树。
许小喜告诉记者,桃树头次挂果的时间是第三年。前三年,他夏天浇水锄草,冬天修枝剪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30亩桃林。“缺乏经验还种这么大面积的桃林,要是赔了钱,这辈子都别想翻身。”当时,很多村民都说许小喜疯了。
2006年夏天,第一季的桃子终于成熟了,但销路在哪里?信息不发达,交通又不便利,咋办?许小喜就拿着农药残留认定书和大、中、小个头的桃子样品奔波于我市各大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天道酬勤。许小喜的桃子当年就给全家带来了6万余元的收入。
如今,桃子一年比一年结得多,每到成熟季节,我市各大超市和水果批发商便开着车上门收桃,今年还吸引了郑州和许昌的客商。“每年桃子成熟的时候,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时候。”许小喜高兴地对记者说。
几年来,许小喜尝到了种桃树的甜头。这个曾经被村民看做疯子的许小喜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还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很多困难户一起致富。
“汽车买了,房子盖了,现在俺家要啥有啥,生活真是幸福啊!”许小喜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