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诗让我们认识
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诠释责任
刘翔爆发正适时 专家怪论可休矣
楼管阿姨
趟水背学生上课
女生因太漂亮被辞退
农民的哲学
李开复
倡议抵制《非你莫属》
北大校长助理称:学生实习多跑腿打杂 影响学业
你可以不成功 但是不能不成长
十大事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的哲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闫趁意

  春阳渐暖、草芽探头的时候,身为农民的父母便在城里住不下去了,急慌慌地回乡下忙活田里的活计了。

  转眼夏至,我们周末回家,方才知晓二老忙忙碌碌了多少“工作”:菜园里绣花般的这边撒半畦生菜、半畦荆芥,那边栽种一垄早黄瓜、一垄长豆角,再留下一块地方等着种辣椒、茄子;毗邻沁河大堤的河滩承包地去年被水淹了,没有来得及种小麦,二老刚刚种上了春玉米,又在地头靠堤的坡上刨坑埋上几粒南瓜种子;沁河河道边沿上承包的沙地上,种下一畦山药,留下两畦修整好了准备种花生。

  “哎!你们种得仔细,不肯放弃一点闲地,可是,谁知道能不能收到手里呢?”我想起去年那季秋玉米没有来得及收就被泄洪的水淹没的情形,就发起了感慨。

  “呵呵,这谁也没法说!”父亲憨憨地回答,“但该干啥,还要干啥不是?!”

  “当农民就是这回事,摊上河滩地,每年大家都慌慌张张忙着种这种那,但谁也不敢保证一定有收成。遇到涝季,啥都白忙活了,但也没法呗,总不能不种吧!”母亲一接过话茬,就刹不住车,“去年那玉米多好啊!再有三五天就该收了—— 哎!没法啊!真可惜!”

  “真亏!那就不要种了,你们也不用伤心了。”十岁的儿子听出了门道,急忙劝爷爷奶奶。

  “傻孩子,不种咋行?”父亲笑着摸摸孙子的头说,“从古至今都是这个理,只有种了,才有收获,哪有不种就能收获的道理呢?”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里的一个情节:稻农宁可啃食树皮草根,也要留下稻种;宁肯勒紧裤腰带,也要将种子植入田间,望着播种了稻种的天地,农民就会憨憨地微笑……我对此很不理解:他们不可能不想到,播下的种子可能因为天旱或虫灾而颗粒无收,然而他们何苦如此守望未知的秋天?而今,父亲的这句话让我瞬间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了。

  猛然想到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当一株大树豪华地、奢侈地、不计成本投资了无数粒种子之后,可能只有其中的一粒得以长成一株树。这怎么能不叫人心生敬畏呢?生命的源源不竭不正是来源于如此不计成本的投资吗?

  我的身为农民的父母和其他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他们断然不会知道张晓风的感慨,但他们却这般现实地演绎着张晓风笔中造物者的哲学:每年春天,他们辛劳地在每一块土地上播种下一粒粒种子,不计成本地投资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守望着自己的天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是的,他们付出的一切的一切都会因未知的灾祸而一无所得,但只有播种了,才会有收获的希望,这就是他们简单而朴素的哲学。

  当我弄懂了这来自农民的朴素的哲学道理时,生活的一切在我眼前都变得饶有趣味,让我信心满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