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赵林峰
邹国龙是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他和他的团队,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经过一年多的磨炼,辛苦总算没白费,作品的反响还不错。”他谦虚地说。
邹国龙和他的团队带来的参赛作品名称为“锐安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这个创业计划,邹国龙和他的团队们没少费心思。“我们这个创业团队的10个人分别来自4个学院的8个专业,涉及采矿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财物管理等多个方面,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经过多方面考察、多次整合,才有了现在的创业计划。”邹国龙说,为了拿出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他和他的团队多次到河南煤化焦煤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工矿技术公司以及其他企业考察,一次又一次完善创业计划,让创业作品和社会应用更有机结合。
“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举办4届,从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创业作品和青年企业家,深受广大青年学子的喜爱。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5月28日开始,历时4天闭幕。终审决赛中,有很多像邹国龙一样的精英团队,带来了优秀的创业计划参赛作品。记者了解到,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收到作品400件,参赛高校多达64个,从这些参赛作品中,组委会选出了38所高校的123件作品参加决赛,并最终评审出24件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
今年的参赛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让人眼前一亮。省内64所高校选送的400件参赛作品几乎涵盖了全部学科,涉及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服务咨询等领域。“本届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作品从完整性、创新性、整体构思等多个方面,都较往届有提高,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学生风采得以全方位的展示。”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组委会的负责公开答辩的一位老师说。
“在比赛的各个环节中,评委老师们针对我们的作品,都给出了很多建议,我们会结合这些建议,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邹国龙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让大学生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参与者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大赛的举行,对于引导在校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创业精神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