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篇《论菜》的小文,讲述本朝一位叫真德秀官员的言论。其云:“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此人是南宋后期的理学家,当过翰林学士、参政知事等官,在官场多年,却有此感悟,实在难得。
罗大经道:“余谓百姓之有此色,正缘士大夫不知此味。若自一命以上至于公卿,皆是咬得菜根之人,则必知其职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是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官员们若真能俯下身子,不仅是在言语上高呼与百姓“感同身受”,而且要明了百姓的苦痛,知晓自己的职责所在。士大夫们若能每日咬得菜根,百姓脸上的菜色就少。而如与那位反问百姓为何不吃肉的晋惠帝一样,菜色将变成怨色、怒色,国将不久矣。
今日观之,我们是否亦要反思?作为企业,我们的一线员工与各级中高层管理者、我们的基层单位与机关,虽不是旧时百姓与官员的关系,但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工作职责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时也是对立的。如果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动态调和这种关系,使得上下能充分沟通、包容理解,多走动、多了解情况,上层咬得菜根,基层面无菜色,企业上下和气,则乃发展之兴。
近来,《中国邮政报》头版连续刊登了湖北、黑龙江等省邮政公司转变机关作风,到基层“吸氧”,建立联系点,把“根”扎在基层的报道,读后为之振奋。机关人员只有身能走下去、心能贴下去,与一线员工同生产同劳动,才能真切了解工作的艰辛与困难,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看到真实的情况,才能发现以往工作部署中的问题,找到工作推进的方法和蕴藏在基层中的智慧,才能接到地气。有了丰富而充足的地气,各级管理者的服务观念才会增强,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才会更有操作性。如此,全体员工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同欲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