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洋思一样,永威在我的生命里也是独一无二的。”
——蔡林森
初识蔡林森,源于一本书——《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教学革命?这个题目立刻便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所有的革命都是为了颠覆一些陈旧的传统,萌发一些创新的思想。
再识蔡林森,是因为工作的性质,源于在永威的多次采访和国内各类媒体对永威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深读。
近日,带着对蔡林森校长的崇敬之情,记者走进他退休后“掌舵”的永威学校,近距离了解在这里发生的关于教育的一场“革命”。
“退而不休”,致力教学改革
2006年8月10日,64岁的全国十大明星校长、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所倾情的教育事业。
然而一个星期后,来沁讲学的蔡林森受到了沁阳市委、市政府及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的热情邀请,让其加盟永威学校出任校长一职。
此时,为了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正在实施“人才兴沁”战略的沁阳为给他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蔡林森校长在沁阳工作期间,按照每月5000元,年6万元的标准发放,终身享受政府津贴。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永威学校的真诚,以及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新平台,让蔡林森动了心,“沁阳这么重视人才,这里又有这么好的教育环境,我若加盟,可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推广到高中、小学,求得新的突破。”
为了更高的教育理想,从此,蔡林森的命运和永威连在了一起。他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专家治校,引领沁阳教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这一套在“洋思”成功的经验,是否会“水土不服”呢?答案是,再展威力。
2006年10月,蔡林森校长初到永威学校,就在初中部大刀阔斧地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仅仅几个月时间,初中部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全市统考中,初一英语达到全市第一,人人及格,各班平均成绩都超过95分。
初中试水告捷,蔡林森又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推向小学、高中,最终,他“三局”齐胜,全盘皆活。目前,该校各年级成绩项项一流,捷报频传。
从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影响不断放大,不仅在本地得到了推广,其地域效应、省际影响也如涟漪般一波波推开。目前,永威学校已是河南教育的一张名片,整体实力连续三年获得焦作市第一,全国各地来校参观、考察培训的教育工作者超过65万人次。
2010年4月2日,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在我市市委书记陈敬如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永威学校。临别时,路国贤握住蔡林森的手说:“永威学校是教育典范。看了永威,我很激动,谢谢您为河南教育做出一大贡献!”
专注于心,成就“永威经验”
清早,伴着清风,是永威校园内静谧、安详的时刻。
早上5点整,已经七十高龄的蔡林森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这时,在学校的公寓门口,他仔细地检查着地面的环境卫生,哪怕是一片纸屑也逃不他的眼睛,一直到5点40分学生起床。
“作为校长,他每天都要亲自参加学生的早操、早读。8点之前,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安排好了。”学校的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
“今天上午听了三节课,然后评课。11:00——12:00,我为小学部的600多名来宾做了讲座。”蔡林森这样告诉记者,“除非我睡着了,其他时间我都在思考和工作。”
这就是他,一位年届七旬老人的执着与追求。
“您这样拼命,动力来源于什么?”记者这样问。
他没有正面回答提问,“上海闸北中学校长刘金海来学校的时候这样告诉我。他说,蔡校长,不要把命丢在河南哦!我说,表面上我每天很忙很累,其实生命在于运动,我整天忙忙碌碌,所有的器官都得到了锻炼。”蔡林森风趣地说。
是呀,生命在于运动。但更可贵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深情与热爱。
“我每天在这里‘心想事成’,心里自然很高兴。一个人在世上很短暂,能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很珍惜这个时间。”蔡林森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矢志不渝、献身教育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记者 李太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