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总工会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焦作工会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图片新闻
多措并举组建基层工会
服务职工心贴心实打实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第六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圆满结束
拉开安全生产月序幕
唱响青春创业之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青春创业之歌
——记十佳创业女性、沁阳市兴福鞋帮厂厂长严小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司小香

  按说,创业成功、当上老板,34岁的严小敏应该保养得光彩照人,可她的手掌布满老趼,脸庞有些粗糙。性格豪爽的严小敏哈哈一笑,自嘲地说:“这是创业留下的印记,时刻提醒我不能忘记创业的艰辛。”

  严小敏是沁阳市王召乡前兴福村人,199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从放弃工作到回乡创业,从选准创业定位到成为两个厂的厂长,12年的创业历程,她以自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美好人生的坚定信仰,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一段创业传奇。

  1998年,严小敏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方工作。工作之余,她就一直在想:为什么给别人打工?自己难道就不能有一份事业?经过几个昼夜的辗转反侧、深沉思考,她毅然放弃了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确实不容易。连续几天,她到周边县市、郑州等地多方考察,最后看好了加工鞋帮这一行。创业之初,没有资金,她想方设法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5000元钱购进了20台高速平缝机和1台气眼机;没有厂房,她就因陋就简租下村内一处闲置住房作为生产场地;没有工人,她就动员村里的嫂嫂婶婶来帮她加工;没有技术,她就用在南方所学的手艺,手把手教大姐大婶们做好每道工序。当看到第一笔订单签订后,她留下了热泪;当收到第一笔货款时,她在欣喜之余,更加坚定了对人生的选择信心和对事业的憧憬。

  在随后的几年里,她用所得利润还了借款,余下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先后经过4次这样滚雪球式的投资,她厂的固定资产高速平缝机增加到120台,气眼机增加到4台,厂房变成了3座,生产规模和用工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去年年底,严小敏已拥有固定规模加工点4个、固定女工200多名、散户700多户,辐射周边3个乡镇(办事处),带动小规模加工厂10余个、散户发放的加工点20余个。

  事业初步成功后,严小敏开始关注就业困难的人,她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使近千名下岗失业、待业或无业的中年妇女到厂里上班,而且确保在厂里上班的固定女工人均年收入1万余元,最多的达到2万元。同时,散户的收入也很可观,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

  她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是耕耘的过程,是对社会的回报,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如能带动更多的人走上成功的道路,人生之路才会更加精彩。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严小敏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信息,不断扩大工厂规模,招收家乡那些有需求却找不到门路的人,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去年春天,她在温县高召工业区新建一个瑞毓鞋厂,主要生产老北京工艺布鞋。厂房面积2800多平方米,用工40多名,目前日产量达1200双。

  致富的严小敏支持家乡学校建设,带头捐资1万元用于全乡小学危房改造,被王召乡党委授予“建校功臣”称号。

  如今已品尝到创业成功的她,总爱回味自己走过的奋斗历程。当记者结束采访时,她又拿出一份下一步发展规划方案。记者看到,她专门请人制作的这个方案,有着更大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她说,这个方案,就是自己的人生舞台,一定要在这个舞台上演绎自己的精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