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乔逸思) 6月4日,本报转发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关于我市转型发展的报道,在各县市区引起强烈反响,一场围绕转型发展的交流讨论正在演变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自省、加压奋进的不竭动力。
在沁阳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转型时不我待,跨越势在必行。沁阳将以此为契机,在主动转、持续转、深入转上下工夫,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焦作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孟州市干部群众认为,要想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生态持续良好,必须坚持转、加速转、更好转。下一步,该市将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做优做大产业集聚平台,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通过粮食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率先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温县干部群众认为,中央媒体的集中报道对焦作经济转型发展既是认可,更是鼓劲。温县各级各部门在组织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找准推动转型的突破口,做好先行示范这篇大文章。
博爱要求全县上下,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努力把博爱建设成为焦作的城市新组团、城区西花园、新的经济增长极、高效能源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按照“发挥优势、培育龙头、完善链条、壮大集群”的思路,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式发展;按照“做大县城、以城带乡、村为基础”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农业与三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传统农业的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
武陟县表示,将围绕城市转型做靓城市,具体就是搞好“八区四路”建设。该县投资2000万元编制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投资19亿元建设了包括16个重点城建项目的“1357”工程,完成了黄河大道、新孟路大修和获轵线改造等工程。
修武县表示,作为焦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要组团,全县上下将找准定位,主动运作,尽责求效,务实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由单项推进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转,努力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当标兵、做先锋、居前列。
解放区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富裕解放、活力解放、畅通解放、和谐解放,奋力走在全省城区前列”的目标和“围绕‘强三优二促转型,综合提升做示范’,把第三产业做大做强,把都市工业做优做精,在产业层次、城市形象、工作作风等方面求提升、做示范”的思路,明确了坚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战略不动摇,坚持强三优二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以社区为平台重视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理念不动摇的工作要求。
山阳区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中心城区转型提升的责任和方向,坚持都市工业提效,在工业支撑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第三产业提质,在新型服务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开放带动提速,在招大引强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城乡统筹提升,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实现新突破。
中站区表示,将围绕“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中站”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转为先、以干为实,继续深化“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加快思想转型,以思想转型引领经济转型;加快工业转型,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三产转型,广泛凝聚人气;加快城市转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争当转型发展排头兵。
马村区表示,将借助万方产业集聚区这一平台,强力实施开放带动、龙头拉动战略,打造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努力构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把现代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稳固粮食生产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焦作新区表示,要着重实施重点项目引领计划、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工业经济支撑计划、基础设施先行计划、新型社区创建计划、民生改善促进计划、体制机制创新计划、水系景观建设计划、平安新区建设计划、综合素质提升计划等,努力打造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新亮点,争当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