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农发行备足资金迎接夏粮收购
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再创佳绩
坚决打击违法用地 规范土地管理秩序
献良策 办实事 作贡献
近三万学子昨日参加高考
奇瑞工地战正酣
省慈善血液净化
救助中心启动运行
走百乡 进千村 访万户
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稳增长 促转型 保民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再创佳绩
为全国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提供样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见习记者李辉)丰收的喜讯,从收获的田野里传来。6月6日,由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率领的小麦验收专家组,采用随机抽取、实打实收的办法,对我市小麦高产创建进行了现场实产验收:温县小麦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验收点平均亩产636.57公斤;修武县郇封镇整乡建制推进,验收点平均亩产675.9公斤;孟州市25.2万亩小麦高产创建,验收点平均亩产643.78公斤;修武县郇封镇焦庄超高产攻关田,验收点平均亩产711.3公斤。

  验收专家组认为:在我省今年小麦生产中后期病虫害普遍严重发生、后期气候不利的情况下,焦作小麦高产创建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焦作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郭天财说:“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今年焦作小麦喜获丰收来之不易,这是焦作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不断狠抓小麦高产创建的结果。焦作市的小麦高产创建,为全国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树立了样板。”

  今年我市小麦为啥能够再夺高产?市农业局局长王国建说:“这得益于领导重视,财政支持,科技支撑,科学管理。”

  我市印发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度创建目标,细化关键措施,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组织、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的小麦高产创建合力。我市在高产创建示范片集中实施了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效提高示范片建设水平。市政府在今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500万元,加大了对小麦高产创建的支持力度。

  今年,全市小麦高产创建总面积达到101.4万亩。其中,万亩方29个,超高产攻关田38个,温县、孟州市、修武县郇封镇、武陟县谢旗营镇实现整建制推进。

  “大力推广集成技术,狠抓关键增产技术,是我市小麦再夺高产的重要法宝。”市种子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长青说。今年,我市抽调农业科技人员组成6个技术专家组,重点推广示范高产优质新品种,宣传普及集成技术,组织开展科学应变管理,为今年小麦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品种应用上,我市今年主要以推广豫麦49-198、矮抗58、周麦16、周麦18等半冬性、高产优质品种为主。在播种上,合理调整和科学把握小麦播期,使用机械或精播耧播种,保证了播种质量。在播量上,重点推广精播匀播,严格控制播量。在施肥上,根据我市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上升和钾、微量元素减少的实际情况,在麦播底肥的使用上,指导农民群众按照“减氮、稳磷、增钾、补微”进行配方施肥。

  在春季麦田管理上,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适时下发了小麦生产管理技术意见,并组织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上,我市根据今年的病虫基数、气象因素,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先后印发了麦田病虫害防控、小麦病虫草害监测防治、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重点加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及杂草的监测,及早查清病情、虫情,适时开展防治,并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印制了病虫情报、病虫害防控明白卡等技术资料,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及早动手,落实中央财政“一喷三防”补助政策,下发了“一喷三防”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并组织5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一喷三防”工作进行督导,全市共进行“一喷三防”410万亩次,为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