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品安全
确保秸秆禁烧任务顺利完成
高体健莅焦调研人口计生工作
引领先行务实转
我市“三化”协调做法上《经济日报》
引领共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中原经济区 经济转型示范市 纵横谈·马村区篇
引领先行务实转
□马 奔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武破苍穹立周庭,封神伐纣天下平。

  3000年的文明在这里流淌,3000年的精神在这里传承。

  厚重马村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地,待王、下马、演马、张弓等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渊源,俯拾皆是,令人神往;

  昔日武王伐纣的“大后方”正在挥毫书写快速发展的传奇,昔日的小城区正在成长为中原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站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当口,马村人没有为过去的成绩而陶醉,思考更多的是发展的压力和“成长的烦恼”——

  地域小、人口少,总量先天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回旋余地不大;

  因煤而兴而困的发展方式粗放,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加剧;

  兄弟县市区持续发力,态势逼人,跨越超越时不我待。

  中原经济区建设你争我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风起云涌,14万马村人冷静中警醒,前行中反思——

  不转,发展难以为继!

  不转,环境难以为继!

  不转,民生难以为继!

  (三)怎么转?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新型“三化”三个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给马村转型指明了方向,点亮了明灯。

  (四)引领战略。

  站在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制高点,开窗眺望,水阔行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谋创新、谋提升、谋跨越的浓厚氛围搅热马村大地!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城区、生态宜居城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持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把马村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区。

  (五)引领破题。

  审视马村区现状,比重过高的传统工业带来对资源环境的挑战,份额过小的农业经济让“三化”天平明显失衡,城镇化带来的资金难令人窒息,工业化空间走进禁区……

  三大难题横在面前——用地怎样解决?资金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三大难题用新型城镇化引领这把金钥匙进行破解。

  用地可以这样解决。马村区的工业在万方产业集聚区。为拓展发展空间,该区一方面把集聚区内的10多个村庄整体迁移出来,搬迁到文昌路两侧建设新型城镇;一方面借助南水北调、棚户区改造和郑焦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在文昌路两侧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行动实施后,集聚区内的6081户2.4万人通过城镇化集中居住,可节约土地9000多亩,大可满足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需求。

  资金可以这样引来。大规模实施新型城镇化需要雄厚资金,新型城镇化拆村合并腾出的土地进行挂牌拍卖,可获得资金安置搬迁群众,并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人流可以这样流动。在集中搞好中心城区建设、大量积聚人口的同时,大手笔建设马村区副中心城。马村区副中心城是以该区北部的安阳城街道、演马街道为主,整体划分为5个功能区,即南水北调沿河旅游休闲区、十字口商贸住宅区、林邓线特色农业观光区、千业工业园区和生态林建设区。正在建设的马村区副中心城区可以安置人口3万多人。

  新型城镇化引领给马村区带来了最好回报:今年马村区城镇化率将突破56.21%。

  (六)引领协调。

  新型“三化”为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促共进的整体。

  城镇化引领必须有强工兴产的支撑,有稳粮固农的基础;

  工业化主导必须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引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引农民为市民,引农村为城镇;

  农业现代化这个基础,要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的农产品物资保障。

  奋力加快城镇化引领步伐。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思路,打破行政村限制,编制新型城镇体系规划,科学设置生活区、商贸区、产业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明确区分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框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持续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中引进高端服务业,除发展旅游、休闲、金融等产业,还将加快中介、物流、商贸业发展,进一步拓展壮大第三产业,增强人口集聚,实现城镇化。

  持续增强工业化主导地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着力引进大块头企业,从单一依靠资源转变到依靠科技、依靠创新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发展,逐步做优做强铝配套及铝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电子、生物、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群。按照“关联性强、集中度大、集约度高”的思路,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铝工业及其深加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现代物流5个园区,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

  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高标准建设小麦、玉米万亩示范片和千亩示范方,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以沿山地区为主,建设以薄皮核桃为主的林果业特色生产基地,到2015年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在南水北调河道沿岸、林邓线、云台大道两侧,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品位观光农业生态园,扩大食用菌、无公害蔬菜、晚秋黄梨等特色农业的种植规模;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争创一批国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1+1+1”的答案是几?马村区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将在怀川大地上创出一个大于“3”的奇迹!

  (七)引领开放。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彰显的是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一种眼光和胸怀,是一种行动和姿态。

  海不辞细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新型“三化”,是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是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新型社区建设、工业主导地位,农业基础作用……都需要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开放包容的精神根植于其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

  开放的新型城镇化,必须紧盯市域总体规划的“指挥棒”,树立大城市理念,勇于打破镇与镇、村与村的界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融合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建设,让更多的农民走向社区、走向集聚,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多地享受城镇公共服务。

  开放的新型工业化,必须树立全市工业“一盘棋”的思想,做到高点站位、着眼全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开放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在城乡大视野中通盘考虑,树立农业、工业、服务业互相衔接、互促共进的发展机制,促进农业发展。

  开放“三化”,开放联动,开放互动,开放驱动,和谐共进。

  纳四海新风,集九州精粹!这是马村的开放品格,这是马村的活力之源。

  (八)引领务实。

  引领务实,以实干促发展,办实事促发展,求实效促发展。

  务实引领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以务实发展的实效树立起务实马村的形象,树立起马村干部群众务实重干的形象。

  引领务实要转变作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的要求,对自己担任的职务、从事的工作、主管的部门大胆负责,敢于决策。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和“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的要求,多下基层少坐机关、多调研少应酬、多实干少空谈,把全部心思用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和推动工作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上。

  引领务实要优化环境。事实证明,哪里环境良好,生产要素就向哪里聚集。要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必须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平平稳稳、踏踏实实的发展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切实增强对客商、资金的吸引力,让客商愿意来投资,对投资环境满意。

  引领务实要务求实效。务实发展的关键在实干、在落实,目的是要取得实际效果、实现长足发展。

  (九)引领先行。

  作为已经有多年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的马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地必须在城镇化建设中先行,持续在引领中先行先试。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洪流中,马村区更要争先,必须争先,强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能否成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历史告诉未来!

  走进马村区,城区东部气势恢弘的白庄新村,80栋高楼巍然屹立,犹如整齐的方阵诉说着农民变市民的故事;城区南部80多栋棚户区改造的新楼拔地而起,100多栋南水北调安置房挺拔秀丽;城区向南,沿文昌路两侧的一个个安置小区正在上马,该区待王街道的2万多人口即将在这里落户,拓展马村区中心城区版图。同时,该区安阳城街道、演马街道正朝着马村区副中心城区迈进,沿着林邓线的商贸中心、运输物流、现代农业等正在集聚着3000年马村的又一个新城,3万人口在这里集聚。安阳城,最终将实至名归。

  产业集聚区的土地瓶颈正在打破,搬迁安置的资金瓶颈正在被化解,农民变市民、变工人的一体梦想正在实现……

  (十)方向既定,路径找准。马村大地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鼓全面擂响!

  踏着清晰明快的鼓点,伴着激情飞扬的旋律,马村区最终展示给人们的将是一幅城乡处处充满“活力之美”、百姓脸上洋溢“幸福之美”、绿色田野呈现“生态之美”、经济社会内生“和谐之美”的壮丽画卷!

  厚重而又耐读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之“引领版本”呼之欲出!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