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促转型、做示范必须抓住关键举措。什么是关键举措?从我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是保运行、保增长、保民生,这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另一个是抓机遇、积后劲、谋长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把这一事关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完成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抓好。
讲保运行,就是如何确保企业转起来、活下去,保持正常生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运行,就是保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克服当前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经济运行,保证企业正常发展,尽可能地确保企业恢复生产、正常生产、扩大生产。
讲保增长,就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保持经济增长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都不敢放松,没有经济增长,就业就难以保障,民生就难以改善,社会就难以和谐。
讲保民生,就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民生水平不能下降。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就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惠及民生,如果降低民生水平,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原有意义。
保运行、保增长、保民生,我们就要下大力气抓好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推动投资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已经审批过的项目要抓紧时间实施,对于正在审批或谋划好的项目要加快进度,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当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工作。2012年市级谋划不少于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和30个5亿元以上项目,各县市区谋划不少于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10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我们还要积极争取项目政策性支持。国家为稳增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启动了一批项目,我们要切实抓好第一批134个项目的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加大项目核准审批力度,重点做好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项目申报,加快运作2012年市重点的100个重大前期项目,确保有实质性进展;争取尽快审批焦作黄河大桥、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等需要上报国家、省审批的15个重大项目。抓好新建项目开工。对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明确责任领导,落实责任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倒排建设工期。各县市区排定每月新开工项目开工日期,要成熟一个、开工一个。
保运行、保增长、保民生,我们就要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拉动消费的有力抓手,按照规划好的方案,有计划地推进。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三个集中”,向城市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中心镇集中,综合考虑群众就业、社区位置、农民权益、资金来源等因素,紧密结合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尽快编制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及53个试点社区详细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不搞运动,不搞强迫,要分门别类,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做好示范。采取产城带动、中心村镇集中、整村搬迁、旧村滚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等模式,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保运行、保增长、保民生,我们就要认真抓好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多上一些与民生有关的项目,民生项目在支持消费、拉动发展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抓住关键,抓好落实,积极推进。当前,要重点抓好新建、改建95所幼儿园,建成道清中学,完成100个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新区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等项目建设,积极运作博物馆、群艺馆、朱载堉艺术中心等公益项目建设,加快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爱心助残公益年”活动,积极做好市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项目前期筹备工作等。
抓当前,更是务长远。今年是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第一年,面临的困难不少,我们务必保持清醒与忧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为保运行、保增长、保民生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