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宋 粲
60多年来从不间断的人才梯队培养,使这里人才荟萃,医疗技术水平全市领先,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坚强的医疗技术保障和先进医疗设备支撑;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使这里大医精诚,群众满意至上,打造了贴心、和谐的医患关系。
全国卫生行业优质高效百强医院,全国明明白白治病、百姓放心十佳优秀医院,“十一五”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一个个烫金的荣誉奖牌背后,都凝聚着这所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的医院的拼搏与奋斗,都彰显着这所与焦作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医院的胸怀与真情。
市人民医院品牌打造的魅力何在?院长李全民这样阐述道:“建设学习型医院,市人民医院始终走在焦作医疗技术水平的最前沿,这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人民满意医院,市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创新管理,以患者满意为己任,构建平等互信的医患关系,这是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市人民医院学习型医院建设的真实写照。
提起学习型医院建设,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郑献召感慨颇多。2008年,郑献召博士毕业,面临着人生又一次重大选择。一遍遍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转悠,郑献召心潮起伏。从1993年大学毕业来到这所医院,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一流医院的理念、舒心顺畅的工作环境,催生了他向上的无限动力。有领导的重视,有培训的良机,有发展的舞台,有强烈的归属感,他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为之自豪的医院。如今,博士毕业的他站在一个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导师的真情挽留,面对更高的发展平台,他不是没有动过心。然而,想起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日日夜夜,想到领导的期盼和信任,浓浓的“人民医院情结”让他最终选择了回来。他说:“是市人民医院培养了我,这里有我发展的平台和梦想!”
从不放松的人才梯队培养,是市人民医院打造一流实力的保障,也是学习型医院的内生吸引力所在。多年来,一批批人才送出去培养,一批批人才重新回到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的副院长常文海等一大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市人民医院这片沃土上脱颖而出,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有着浓重“人民医院情结”的人才,挺起了市人民医院的脊梁,成为市人民医院的中流砥柱。
泌尿外科利用腹腔镜技术完成多项全市首例泌尿类疾病手术,心胸外科在全胸腔镜下实施全市首例肺减容术,消化二区首次运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取得成功……近年来,该院用于科研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200万元,(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