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标准厂房变身“孵化器”
新官上任“金三角”
情暖农家
武陟县农业结构调整火了经济绿了环境
“魅力文化之城”扬帆起航
武陟有机米享誉全国
记者走基层
武陟县着力打造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里荷塘点绿 万亩瓜果飘香
武陟县农业结构调整火了经济绿了环境

作者:张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张鹏)初夏时节,记者在武陟县采访时发现,已废弃多年、杂草丛生的老共产主义渠里碧波荡漾,片片荷叶点缀其中;在广袤的黄河滩区,一个个新建的杂果基地已具雏形。

  据武陟县农业局副局长杨杰介绍,武陟县自去年10月召开农业发展大会之后,各部门围绕“做优农业”这一战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调优、调特、调强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废弃的老共产主义渠里实施“十里荷塘”项目,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

  放眼全县,以三阳、北郭、大虹桥、圪垱店为中心的精品杂果基地,以三阳、宁郭、北郭等乡镇为中心的温室大棚蔬菜基地,以乔庙、詹店、圪垱店、谢旗营、嘉应观为中心的绿色稻米基地,以嘉应观、詹店、乔庙、圪垱店为中心的水景莲藕基地的“果蔬稻藕”四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已呈现出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虹桥乡西阳召村是一个滩区村,人均土地面积大。在该县调整农业结构等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河南省胜杰伟业林之源实业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核桃和瓜蒌。该公司负责人张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公司种植的600亩核桃,盛果期每亩可收获400公斤,与山东一家公司签订的收购价为每公斤32元,每亩可收益1万余元。

  该县宁郭镇小油村村民朱小红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今天34岁,曾供职于国家大型企业,并有不错的岗位与薪酬。得知该县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信息后,他数次赴山东参观,毅然放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的职务,计划投资1100万元返乡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目前,朱小红已投资400万元在三阳乡东尚村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8座,带动了当地温室大棚蔬菜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该县新建精品杂果基地6120亩,累计达到17100亩;新发展水景莲藕基地3400亩,累计达到5000亩;新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57座,累计达到937座;已完成水稻育秧4553亩,可满足7万亩水稻的种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