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神农山杯头条新闻大赛
博爱县:百余项目隆起产业集聚引擎
山阳区:两千商户鼎立金融商贸中心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确保按时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规范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夯实质量基础 促进经济转型
《焦作日报》激励我一路前行
全麦食品营养更丰富
高度警惕防大汛 全力以赴保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 记焦作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庆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在自己眼中,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让人爱戴的老师;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热心肠的朋友。

  他就是焦作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庆焦。15年里,他无偿献血59次,累计献血量达6万毫升;从教24年,他关爱学生,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

  献出的血是有限的,献出的爱是无限的

  陈庆焦现任市技师学院机械工程二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同时还长期担任钳工、焊工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身在教书育人的岗位,陈庆焦有着古道热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总想着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再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1997年12月,陈庆焦找到了自己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献血。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错,可以用自己的鲜血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得知我市有一处献血的地方后,他义无反顾地来到血站,无偿献血200毫升。

  有了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后,陈庆焦一发而不可收,每半年就去献一次血。

  从2005年开始,献血由全血变成了成分血,陈庆焦就每隔两个月去献一次成分血。一直到现在,陈庆焦已经累计献血59次,累计献血量达6万毫升。同时,他又成为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的一名志愿者。为此,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国红十字总会‘生命奖牌’”等荣誉。

  陈庆焦在献血的同时,还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去献血。“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参加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陈庆焦平时经常这样对身边的人说。2011年7月的一天,陈庆焦的儿子年满18岁,为了给儿子一个别样的成人礼,他带领儿子一起进行了一次无偿献血。

  在上课之余,陈庆焦还主动给老师和学生普及献血知识,打消他们对献血的顾虑,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近年来,在陈庆焦的带领下,该学院老师和学生无偿献血3次,参与的老师和学生有30多人次。

  在陈庆焦的影响带动下,一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坚持义务献血,并带动身边人员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

  教书育人,从关爱学生做起

  市技师学院教授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初中刚毕业的低龄孩子,有些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作为一名教师,陈庆焦首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学生。

  1999年10月的一个下午,天下大雨,陈庆焦的一名学生因冒雨帮助一个在街头摆摊的老太太推车而受凉发起高烧,并诱发癫痫病。陈庆焦立刻将患病学生送到医院,跑前跑后办理住院手续,守在病床前看护学生,直到学生停止抽搐、病情稳定后才离开病房。而当他回到家时,已是第二天晨曦初露的时候。

  2004年夏季,一名来自新乡农村的焊工专业学生给陈庆焦打来电话,说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急需用钱,可家长给的钱已经花完,家里经济困难,不忍心再伸手,想从老师那先借点钱。陈庆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刻拿出500元钱寄给这名学生。之后,陈庆焦又主动打电话问这名学生参加招聘考试的情况,并把他叫回学校,进行强化辅导,临走前又给了他300元路费。最终,这名学生如愿以偿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

  2009年,焊工专业的一个学生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庆焦带头捐款,并组织实习科的全体师生员工捐款,为这名学生筹得捐款近9000元。同时,他积极向学院反映,学院及时发动全体师生累计捐款3万余元。

  陈庆焦平日里帮助学生的事比比皆是。当学生没有钱吃饭、没有回家的路费时,陈庆焦都会把十几到几十元钱塞到学生手里,而且这些钱从来不让学生还。

  “其实,陈老师家里并不富裕,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妻子也没有正式工作,他自己多年都不添一件新衣服,但是他帮起别人出手大方。”学校的老师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庆焦在全校第一个组织班级学生到市红十字会捐款,随后他又响应学校号召,多次向灾区捐款。”

  爱学生,就让他们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

  陈庆焦乐于助人的特点让他更容易接近学生,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他把对学生的关爱落实到让他们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上。他勤奋钻研业务,致力教学创新,并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新产品、新工艺,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他所带过的学生,曾获得全国技工院校计能大赛钳工专业焦作赛区第一、二名的成绩,很多学生走上了企业技术骨干或领导岗位。

  陈庆焦不仅对学生好,他乐于助人的风格同样也体现在对待其他老师身上。对入校的新老师,他热情帮助引导,毫不保留地传授教学心得。

  多年来,陈庆焦多次获得了本学院“优秀教师”和全市技工教育系统“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陈庆焦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陈庆焦在手把手指导学生做钳工活。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