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为此,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国红十字总会‘生命奖牌’”等荣誉。
陈庆焦在献血的同时,还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去献血。“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参加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陈庆焦平时经常这样对身边的人说。2011年7月的一天,陈庆焦的儿子年满18岁,为了给儿子一个别样的成人礼,他带领儿子一起进行了一次无偿献血。
在上课之余,陈庆焦还主动给老师和学生普及献血知识,打消他们对献血的顾虑,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近年来,在陈庆焦的带领下,该学院老师和学生无偿献血3次,参与的老师和学生有30多人次。
在陈庆焦的影响带动下,一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坚持义务献血,并带动身边人员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
教书育人,从关爱学生做起
市技师学院教授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初中刚毕业的低龄孩子,有些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作为一名教师,陈庆焦首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学生。
1999年10月的一个下午,天下大雨,陈庆焦的一名学生因冒雨帮助一个在街头摆摊的老太太推车而受凉发起高烧,并诱发癫痫病。陈庆焦立刻将患病学生送到医院,跑前跑后办理住院手续,守在病床前看护学生,直到学生停止抽搐、病情稳定后才离开病房。而当他回到家时,已是第二天晨曦初露的时候。
2004年夏季,一名来自新乡农村的焊工专业学生给陈庆焦打来电话,说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急需用钱,可家长给的钱已经花完,家里经济困难,不忍心再伸手,想从老师那先借点钱。陈庆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刻拿出500元钱寄给这名学生。之后,陈庆焦又主动打电话问这名学生参加招聘考试的情况,并把他叫回学校,进行强化辅导,临走前又给了他300元路费。最终,这名学生如愿以偿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
2009年,焊工专业的一个学生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庆焦带头捐款,并组织实习科的全体师生员工捐款,为这名学生筹得捐款近9000元。同时,他积极向学院反映,学院及时发动全体师生累计捐款3万余元。
陈庆焦平日里帮助学生的事比比皆是。当学生没有钱吃饭、没有回家的路费时,陈庆焦都会把十几到几十元钱塞到学生手里,而且这些钱从来不让学生还。
“其实,陈老师家里并不富裕,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妻子也没有正式工作,他自己多年都不添一件新衣服,但是他帮起别人出手大方。”学校的老师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庆焦在全校第一个组织班级学生到市红十字会捐款,随后他又响应学校号召,多次向灾区捐款。”
爱学生,就让他们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
陈庆焦乐于助人的特点让他更容易接近学生,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他把对学生的关爱落实到让他们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上。他勤奋钻研业务,致力教学创新,并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新产品、新工艺,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他所带过的学生,曾获得全国技工院校计能大赛钳工专业焦作赛区第一、二名的成绩,很多学生走上了企业技术骨干或领导岗位。
陈庆焦不仅对学生好,他乐于助人的风格同样也体现在对待其他老师身上。对入校的新老师,他热情帮助引导,毫不保留地传授教学心得。
多年来,陈庆焦多次获得了本学院“优秀教师”和全市技工教育系统“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陈庆焦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