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在中站区武钢粘土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市领导田跃曾、胡小平陪同检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本报讯(记者王言 实习生乔逸思)6月15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带领国土资源、规划、住建、环保、林业、水利、供电、公安、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和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负责同志,检查了我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他强调,北山治理意义重大,是焦作环境改善的必然选择,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有益之举,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要举措,符合焦作实际,符合百姓愿望。各相关部门、县市区要本着对焦作历史、焦作发展、焦作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缝山精神”,打一场北山治理攻坚战、持久战,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还北山青山绿水,还百姓宜居生态,打造南太行绿色屏障,打造焦作生态优美的后花园。
市领导田跃曾、胡小平陪同检查。
曾经,北部山区是焦作人民引以为傲的南太行天然绿色屏障。然而,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开山采石,已让北山疮痍满目:山体被毁坏,路面被轧坏,植被被破坏,大气被污染,城市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周边群众健康受到影响。今年3月以来,我市在北部山区开展了以打击取缔非法采矿和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整顿持证矿山生产经营过程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步恢复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专项治理活动。截至目前,全市248个非法采矿点已全部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封堵井硐、恢复植被五项标准关闭取缔到位,710家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已全部被实施断电,并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三项标准关闭取缔了393家,乱挖乱采现象得到遏制,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加工秩序得到初步规范。在环境恢复方面,继缝山针地质公园建成后,解放区春林、龙寺废弃粘土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马村上浏庄废弃粘土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近尾声,1300余亩被采矿破坏的矿山环境得以恢复;中站区武钢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顺利启动,900余亩矿山地质环境将得到恢复。
路国贤一行先后到中站区河口村、武钢粘土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解放区龙寺村检查站进行了检查。一路行来,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被取缔的矿山均断电、拆设备,未发现死灰复燃现象;各检查站基本上能够按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严查过往车辆;原本满是灰尘的道路,经每天多次洒水后,路况基本得到改善;道路上未看到违规超载、未加覆盖的车辆。
在中站区河口矿产品检查站,路国贤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的矿产品运输检查情况,并查看了相关检查记录。得知该检查站严查非法、超载车辆,360度高清摄像头全天24小时监控,他表示满意。他叮嘱工作人员,北山治理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最基层的检查站更要把好关口,不让一辆非法采矿车辆“漏网”。
今年5月30日开工的武钢粘土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不仅标志着矿山治理战役的打响,更将见证这里从废弃矿山到美丽公园的华丽转身。这个集矿业文化遗址展览、生态休闲娱乐、陶瓷文化、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矿山公园,将于今年年底呈现在世人面前,与相距仅10公里的缝山公园遥相呼应,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新亮点。路国贤察看了绿色生态焦作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工程项目分布图和武钢粘土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效果图后强调,北山环境一方面要严格治理、重拳出击,另一方面要恢复建设、重在持续,决不能一治了之、一停了之,而是要切切实实让环境得到改善,让百姓看到变化。
“辛苦了,感谢你们!”在解放区矿产资源检查站和闫河石料场,路国贤与值守治理一线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慰问。路国贤指出,几十年的私挖滥采,使生态环境被破坏,人民群众有意见,北山治理刻不容缓,尤其要加强与群众生活区近、与交通要道近的非法采矿点的治理,严查重管,防止反弹。
路国贤要求,北山治理是一项大工程,要科学规划,坚持治理与建设并重,资源整合和城市转型有效衔接,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精诚合作,联手作战,落实好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执法部门要强化执法,加强督导,严格准入;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路国贤最后强调,北山是一座宝山,比平原更具吸引力,也是焦作打造最具特色城市的最佳选择。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北山一定会青山含翠,造福子孙。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