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穿秦岭,过剑门,跨巴山,涉蜀水……6月13日至15日,中华慈善(焦作)医院派出专车前往地处“鸡鸣三省”之处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把102名汉、苗、彝族唇腭裂患儿接来我市,实施免费手术康复治疗。
如此距离远、人数多的接运患者异地治疗,在全国慈善医疗单位中尚属首例。本报记者随行采访,亲历了近三天三夜的往返行程。
“云南、河南一家亲!我们手拉手,我们心连心!”“慈心为民,善举济世,治病救人。”6月13日7时许,四辆整装待发的55座大客车在中华慈善(焦作)医院(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院内一字排开,车身两侧披上了醒目的红色条幅。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是赤水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央红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这个群山环绕的地方居住着22个少数民族。
在不久前的一次全国慈善工作会议上,中华慈善(焦作)医院院长郝杰兵从镇雄县领导口中得知,该县因地处偏远,贫困人口多,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目前尚有许多唇腭裂患者没能得到治疗。郝杰兵当即表示,愿以慈善医疗救助方式,全力为这一革命老区的唇腭裂患者排忧解难。
6月初,郝杰兵即派出医疗小分队前往镇雄县开展病源普查后,决定把100余名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唇腭裂患儿列为首批赴焦治疗对象。
之后,市民政局局长刘吉斌与郝杰兵专程赶赴镇雄县,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接洽商谈具体运作细节。刘吉斌表示,焦作市民政局对这项慈善医疗救助行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将动员和组织所属慈善医疗机构竭诚为镇雄县贫困患者解除病痛,为帮助革命老区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从焦作到镇雄,单程1900多公里。接运患儿的车队6月13日8时许出发,日夜兼程,于次日13时许抵达镇雄县。
车队停靠的街道很快如同赶集一般,当地群众纷纷围拢过来,用新奇的眼光打量着来自千里之外的“重生行动”慈善医疗专车。
“住院费、手术费、医药费、交通费、伙食费等全免。我们医院已经作好各项准备,院里组织了精干的医疗队伍,多名国家著名唇腭裂治疗专家也将前来我院开展慈善援助,参与义务手术和治疗,一定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在镇雄县政府举行的唇腭裂患者赴焦治疗启动仪式上,郝杰兵对即将启程的患者和家属们说。
“病房里已经换上了新的被褥,食堂特地聘请了云南厨师,会给大家提供可口的饭菜,而且保证顿顿有辣椒。”郝杰兵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6月14日16时许,满载102名患儿和102名陪护家长的大客车徐徐启动。中华慈善(焦作)医院在每辆大客车上安排一名医生和护士,随时为晕车乘客和路途不适人员提供救助,同时为每名患儿和家长配发了不锈钢餐具和方便面。
“前方出现连续下坡急弯路段,请各车辆减速慢行,确保安全。”“车外气温回升较快,请家长给孩子减点衣服,并让他们多喝水。”“3号车一个孩子患有肺炎,请随车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医院领导的指令。
镇雄县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近2000米,患儿及家长出发当天气温仅有17℃,所以他们都身着夹衣。车队进入陕西地界后,气温回升较快,一名上了年纪的陪护人员出现不适现象。医务人员随即让她吸氧,并就近停靠服务区让她下车休息。
跨越云南、四川、陕西、河南四省,往返奔波3800余公里,“重生行动”慈善医疗车队于6月15日22时许安全抵达中华慈善(焦作)医院。
此时,医院病房大楼前灯火通明。李嘉诚基金会“重生行动”项目负责人专程从北京赶来,迎接从云贵高原来这里就医的患儿和家长。等候已久的全院医护人员纷纷上车搬运行李,扶老携幼,引导他们进入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