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县倾力推进嘉应观景区上档升级
图片新闻
确保危化企业安全度夏
建八区 促转型 谋跨越
我县招商引资硕果盈枝
图片新闻
“怀土地”种出“山东菜”
“情暖农家”暖人心
零距离服务农民售粮
真情服务解难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土地”种出“山东菜”
通讯员 冯小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现在温棚种植的苦瓜一天能产100多公斤,每斤能卖到1.5元左右。”日前,在北郭乡西余会村燕翔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田喜旺高兴地告诉笔者。

  “这个大棚占地4亩,其中生产面积1.8亩,坑深1米、棚高4米,完全是寿光标准,就连苦瓜种子也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美国绿冠’”。

  “咋有引进寿光蔬菜这个念头呢?”当笔者问起田喜旺时,他说:“2010年11月份,村里组织群众到山东省寿光市参观考察,看到成熟的‘寿光模式’为当地群众挣得盆满钵满,我们眼热得不行,回来很快就产生了共识,最终决定在土地上作文章,引进‘寿光模式’种菜。”

  “要种菜,人才、技术需先行。”该合作社董事长牛燕军说道,“我们高薪聘请了寿光当地高级农艺师作为我们的技术员,包吃包住包出行,让人家安安心心落地传艺。”

  然而,要改变群众传统的种植习惯和模式谈何容易。“为了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村里先期建设了8座示范大棚,由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搞,有风险党员干部承担、有利益由群众共享。同时,成立了武陟县燕翔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万元,统一建棚、修路、打井、架线,并与群众签定了合作协议,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就连周边村的不少群众也主动要求到该村搞大棚种植。”谈起建棚之初,牛燕军显得异常激动。

  天道酬勤,去年,该合作社种植的黄瓜加上苦瓜每个大棚年收入达8万余元,产量6万斤左右,合作社年产量5000吨以上,产值达2000余万元。

  为了实行标准化管理,该村出台了近、远期规划,共吸纳社员60多户,流转土地1000余亩,准备2年内建设大棚260座,分批吸纳全村270多户农民全部加入合作社,按照土地流转、物资供应、技术指导、收购销售、规划管理、标准种植“六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目前,该合作社已与上海、兰州等地的蔬菜批发商达成了合作意向,西安的一家蔬菜批发商还主动找上门来争取货源。

  “下一步,我们准备建成全县标准化蔬菜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庄结成蔬菜种植联盟,努力让燕翔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展望未来,牛燕军信心满怀的说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